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既往必咎

(2006-09-22 20:50:17)
分类: 杂谈:一个都不宽恕
     既往不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笔者以为在当前社会的某些特定情况下,既往不咎是一个大谬论。既往必须要咎,否则问题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要闹出乱子。

不知为何,相关部门出台的某些政策法规,常常总在颁布同时,漏洞或隐患就诞生了。而某些集团、阶层或者特权人士,就会抓紧时机去钻政策法规的孔子,往往成了受益者,大获其利,大剁丰硕果实。

对于钻政策法规的空子,而使自己得利的情况,如果既往不咎,那么,没有钻该政策法规孔子、没占到便宜的人,就会感到不公平。既然对过去的问题错误既往不咎,那么,昨天相对于今天是过去;今天相对于明天不也是过去吗?前头有车,后头有辙。更多的人开始挖空心思去钻新的政策法规的空子,想占更大的便宜。而直到有关部门再出台新政,对于以往的已成事实,又以一句“既往不咎”了之。

由此,肯定会令更多的人挖空心思再去钻下一项新政的孔子或漏洞。周而复始,一代又一代地钻下去。钻政策法规的空子成了一种心安理得的行为,“不钻白不钻,白钻谁不钻,钻了不白钻,不钻是二蛋”的观念日益在社会上盛行。诚信与道德变得轻若鸿毛,不足挂齿。如果有人在此时提到诚信与道德,可能还会被认为是神经病或脑子进水。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他们没有任何背景或特权,更多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的政策法规空子可钻。眼看着某些集团、阶层或特权人士总有孔子可钻而获大利,他们难免不埋怨社会制度的不公正,恼恨政策法规的不公平。天长日久,就极有可能产生燥动与不安,埋下不和谐的隐患。

我们决不能允许那些投机者总占偏宜、总得逞、总偷着乐。笔者以为解决的办法,就是既往必须要咎。制定政策法规者不是圣人,不可能万无一失,保证每一项出台的新政新规滴水不漏。政策法规不是封建皇帝的嘴,一旦出口,就不能更改。它应当随着实际的发展而改进,如果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或补充。

对于钻政策法规的空子者,应该适用那句流行歌词——拿了我的给我退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不能让他们占得一丝一毫的便宜。同时,还应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比如给每个公民建立信用档案,与其身份证密切相连。信用的污点会让其偷鸡不成蚀把米,捡到芝麻却丢了西瓜,让其损失惨重后悔不及。

如此,一项新政、新规出台后,就不会再有人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去钻孔子。才会人心向善,多走正道,社会的大环境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