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商业社会最后的贞女

(2006-07-31 09:17:37)
分类: 杂谈:一个都不宽恕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也似乎是北京入夏以来最阴沉最水汽大的一天。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看天地间,仍然只有一般往日三四点钟的模样,雾蒙蒙的,又有雨珠儿从天而降,仿佛真是牛郎织女那对老情人在鹊桥上相会了,执手相看泪眼,把大滴大滴的泪珠儿撒落人间。

从相关报道看,尽管商人们在七夕之前曾大炒、特炒,无知跟风的媒体也叫嚷着有些一蹋糊涂,但普通老百姓并不买他们的账。商人们想借七夕大赚一笔的愿望并没有实现。甚至连214日这个多国外引进的“情人节”销售收入的零头儿都不如。

七夕实际上是悲观且浪漫的中国人内心的隐痛写照。是在数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无法自由恋爱的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而不可及的心灵展现。它从诞生那一刻起注定就是一个爱情的悲剧,从神话的角度反映了现实中男女对不可能实现的自由恋爱的经验总结。

把一个写满悲剧的节日生拉硬拽来做中国人的情人节,实在是有不伦不类、强扭的瓜不甜的味道。情人节应是欢庆的、舞蹈的、浪漫的。无论是老情人还是小情人们,都可以去花前月下享受爱的纯汁的。但七夕节能让中国人这样的浪漫吗?抬头望天空,那对穿着古式衣衫的牛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一年一度的相会,满天空弥漫的却都是无奈与眼泪,谁还会有心思观赏、有心思举杯共贺、有心思祝天下有情人拥用如牛郎织女这般生不如死的爱情呢?

对于正处在热恋中的当代男女,对此恐怕避之惟恐不及呢!

他们希望的是没有阻拦自由地相处相爱。但现实生活不如意事总有十之八九,在世俗的眼中,门当户对依然困绕着被世故化了的父母们,比如穷人找穷人,富人找富人,领导人找领导人,贪污犯找贪污犯(但愿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筒)……这并不是说天下父母都是老顽固、老封建、老不死的东西。错了,他们也都年轻过,他们也曾希望浪漫和无任何功利的爱情,但事实又如何教训与改造他们的呢?那些侥幸走对路的(比如门当户对的),觉得生活就应该如此;那些没有对路的,尝尽了现实生活门不当户不对的苦头与痛苦;即便无所谓感受的,面对人世间发生在他人身上的种种事实,也不能不改变观念,重回到老一辈那种讲究门当户对的观念上去。于是,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抗衡着,屈服着,挣扎着。无所谓输与赢,都是爱这个字惹的是非。

七夕是爱情的悲剧,注定她不会给现在的人们带来多少快乐与喜悦的感受。相反,会令伤感的人感受到痛苦,令痛苦的人在这一天默然落泪,令不谙世道的恋人们在一天心生阴影……七夕注定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被中国人遗望,但它也注定不会像西方国家的情人节那样,在传入中国后会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其实,七夕似乎是给“过来的”中国人过的节日,它不温不火,不快乐也并不很忧伤,只是人们在心里对爱的一种祭奠罢了。在这一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会在繁忙之后,在沉重的生活生存压力的间隙,伸一伸有些弯曲的腰背,抬头望一望天。抑或正如现在的北京,正下着越来越大的雨,会有多少有情无情的人,隔着窗户向外面张望,向天空行注目礼。而这样下着的大雨,也在不知不觉中浇灌到他们的心里,让他们发出一声或有或无的叹息。抑或对于某一类人而言,它只是成为童年的一种回味了。

七夕注定不会成为市场经济下的一个道具,成为商人们的发感情财的帮凶。从这一点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依然威力无比。因为七夕是一个纯感情的节日,是古代文化人在没有任何商业功利目的下,在感情最受折磨中发起的一项维护爱情的运动。因此,当代那些被金钱蒙了双眼的商人们想借此来大赚特赚一笔时,他们注定是要碰一鼻子灰的,甚至会碰得鼻青脸肿。

在这里,亦农老师要向那些浑身充满着铜臭味的商人和无知的只知道暴炒新闻的媒体们发一声警告:想拿七夕来做一点感情之外的事儿,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你是永远不可能得逞的。

因为,七夕,是中国人心头最纯洁的地方,是传统中国人浪漫的会所,是最不易碰触的阴私。那里,也可能是中国人最后一块没有被金钱铜臭玷污的贞女地了啊。

     此时,北京的雨下得正大。它是为牛郎、织女这对悲情男女落泪?还是为这个充满铜臭与奸诈的时代落泪呢?

 

 

 

 

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博导(假冒)亦农先生

2006731  于北京哲穴

 

 

以下是亦农老师的一则个人广告,不想看者可以马上换频道:

职业博客,卖字为生

亦农老师,因长像与多灾多难的祖国很相当,故当不了靠身条脸蛋为生的著名影视歌明星;因生性不会拍马溜须,故当不了欺上瞒下的权高位重官老爷;因不会坑蒙拐骗弄虚作假,故做不了一夜暴富的富商巨贾……亦农老师实在没有别的本事,好再老天爷开眼,赐给亦农老师一只会生花的妙笔,于是,亦农老师只有来卖字为生了。

亦农老师自称中国第一个职业博客,究竟是否第一,还有待考证。但亦农老师以博客为舞台,卖字为生却是眼巴前正在进行中的事儿。您买书看杂志,不也得花几两银子吗?您看了亦农老师的博文,呵呵一乐,正气上升,浊气下降,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财源滚滚,福寿无疆,亦农老师也就不会因为写博文掉无数根白头发而感到遗憾了。有钱您捧个钱场,没钱您捧个人场,1元不少,1万元不嫌多。在此,亦农老师向各位读者老师深深一揖了!

 

汇款户名:唐哲

开 户 行:中国工商银行

    号:0200  2296  0102  4528  936

QQ号码:365469123

电子信箱:tz191@163.com

小灵通:010-8140106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