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友记

(2006-05-05 10:51:14)
分类: 杂谈:一个都不宽恕
 

  亦农老师认为,古仙古人中,最悟得旅游真谛的人,不是徐霞客徐老师,而是张果老张老师。

   张老师最经典的动作大凡中国人都知道,倒骑驴、行天下。倒骑驴有很多优点,比如,对刚走过的风景之地,进行详细认真的观赏与阅读。对于风景名圣之地,肉体,即身体过去了,但如果不用眼睛细观,不用心去体味,无异于行尸走肉,实在对不起旅游一词。更非人潮涌动,人去我也去。摩肩接踵。整一身臭汗。风景没看到,净看有的后脑勺了。而人家张果老张老师早就认真考虑并总结了,所以,他选择了最佳旅游方式,骑着驴一个人走,而且是倒着骑,边走边看,不紧不慢。对时光而言,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啊。试问,骄傲无知的现代人,哪位有这样的闲心与雅兴?!哪位有如此厚实的修养与悟道?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亦农老师绝对不是因为自己没有私家宝马或奔驰车,而变着法儿嘲讽挖苦有车族。如果你这样认为,哪是你有心理疾病,而非亦农老师有心理问题。亦农老师这里是本着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来探讨旅游这个事关我国旅游大业的重大改革话题。这是需要有专家学者教授博导级别的专家们才有资格可以来研究的,一般非专家学者教授博导同志,只能支着耳朵听,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是亦农老师根据某些社会现象总结而得,望非亦迷们莫以此攻击咒骂亦农老师)。亦农老师说话,一向不是有一说一,从来都是有一说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是内行还是外行,呵呵,自己心里掂量一下。

如果说张果老是最早悟得旅游真谛的人,那么发明驴友一词的某网民则是第二个悟得旅游真谛的人,随后众多驴友追随者,也或多或少看出了旅游中的妙处。恭维之后,实话实说了吧,驴友一词的诞生,是根据旅游的谐音而来,当初那位网民发明者,更多是由谐音而发明了这个风行天下流传于网络世界的伟大词汇。但在亦农老师看来,这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不亚于造纸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且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吧。

五一大假,亦农老师原本是要窝在“哲穴”中,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为广大亦迷们写一些经典传世的博客范文,开拓一代亦氏文风,创博客点击率新高,让某些点击率突破百万千万的名不副实之徒、造假制劣之辈见识一下真正的博客是如何面目。但因为亦农老师如今也是非著名的名人了,所以发来请贴、死心塌地邀请亦农老师光临的实在不少。推了东北的吉林山长白山之约,又推了云南昆明的丽江之行,再推了海南博螯游之邀,最后连脸皮颇厚的亦农老师也感觉有点对不起广大对名人如此推崇尊敬的邀请者了。于是,有幸的一位中原A市的领导寄贴发函前来力邀亦农老师,亦农老师也就糊里糊涂答应了。

当然,亦农老师也不白去。人家请名歌星,一定是想听明歌星亲自唱一段代表歌;人家请名相声演员去,一定是要看一段他们表演的相声段子,即便是这两位现编现凑弄一段凑合相声,人家虽然心里不痛快,表面也还是要鼓掌的……人家请了亦农老师去,无非是早知道骂人不眨眼的亦农老师骂人功夫实在厉害,且在社会上颇具影响力。某某贪官或大老板,就是因为受到亦农老师唾骂,而丢了官而失了财。某某脱女就是因为亦农老师的唾骂而良心发现,羞耻之心见长,差一点要投游泳池自尽……通过这次邀请与亦农老师扯上不清不白的关系了,以后人家有什么错儿,希望亦农老师嘴下留德,少骂两句,呵呵,亦农老师嘴上是相当客气的,当今这个社会不虚伪一点行吗?心里却是不肯稍有改变:只要你吃人饭不拉人屎,当领导不干正人君子的事儿,没有把人民群放在心上,亦农老师照骂不误。一点客气都不会与你的!

亦农老师受邀请去了之后,一不说相声,二不演小品,三不唱歌,四不做脱男脱女(即使亦农老师想脱,但形象实在对不起观众,就罢了吧),亦农老师就来段15分钟免费演讲罢,此地领导是否爱民,亦农老师没调查无发言权;此地老板们是否有爱心做慈善事业,亦农老师的陪同人员也没有介绍,更不能随便夸人家。但亦农老师是个旅游的铁杆票友,因此对该处的景点名圣了然于心,于是大谈该市风景之美,名圣之妙,是发展旅游的大好机会。没想到该地大领导大老板们听后,皆拍巴掌称赞:亦农老师不亏是著名的亦农老师,经你这一点拨,我们又找到一条让一方民众致富的金光大道啊。

自然,亦农老师是要亲自去看一看该地的风景名圣的。于是在大领导与大老板等人陪同下,一行五七辆宝马奔驰车驶出市区,直奔景点。进了景点大门,沿山路上行,转了数转,到达终点,亦农老师下车,发现这里景致虽然不错,但总感到有些不足,有些不够味儿。于是随步而行,大领导在一旁紧相随。过山石走小路,曲径渐渐通幽,旅游的妙处如处女的面纱一点点揭开来。这时路旁蹲一老者,破衣烂裤,惟白须飘飘,颇有仙风道骨之气。亦农老师上前一捐问好。白胡子老者上下打量问:先生何来?

亦农老师答:不远千里而来看风景。

老者微微一笑:要看风景,坐宝马开奔驰,一路直奔山顶去,是看不到风景的。走吧,老汉今日有些闲心,带你去看此地直风景。

喜得亦农老师连连作捐,多嘴问了一句:老师为何独独有闲心要带亦农老师去看风景呢?

老者又微微一笑说:为嘛呢,也没有太深奥的道理,只是觉得这位客官眼睛没我的大,胡子没有我的长,小体格儿没有我的壮实,年纪也没有我的大,山路没我走得多,稀饭没我喝得多,不平之事没我看得多……相比我比你实在见多识广得多,出于怜悯之心,偶就带你看一看真风景!

亦农老师连连点头称是。

老者一声轻哨,林中转出三匹纯色小毛驴。老者便腿上了前面一匹。亦农老师与大领导跟着上了后面两匹。驴蹄轻叩,山石清鸣回应。一行三人沿小径慢慢前行开去。

好家伙,这一回亦农老师才算真的开了眼了,山谷清幽,泉水澈底,百花盛开,小鸟时鸣,天蓝无污,石峰突而无圆猾……嘛叫旅游?这才叫旅游,不急不燥,清心爽目,与大地万物浑然一体,人即山水,山水即人。晕然忘我矣,所谓凡尘俗事恼心事,全掷在了脑袋后面。旅游之道,便在于此了。

风景迷人,亦农看得忘了时空与自己姓甚名谁。连陪同的大领导也连连惊叹:没想到、没想到,俺这里还有这等人间仙景,俺在此为官多年,无数次陪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前来游玩,却从来没有发现此等绝美之景。

老者侧目大领导,淡淡一笑:原来是父母官啊,你当然见不到这等仙景,你每次来都是坐着奔驰宝马一路到山顶,这种曲径之所,你哪来的机会看呢!高手在民间,美景更是在民间啊。作为一方父母官,要深入民间,才能体验到民间疾苦,要步行到民间,才能知晓民间的风景明盛,而绝非汝等高高在上之徒,坐宝马开奔驰走马观花一趟就能看到听到知晓道的啊!

亦农老师与大领导在老者的引领下,一路看一路惊叹。渴了,老者用葫芦取旁边泉水而饮,清纯可口。这水绝对没有污染,绝对纯天然。大领导连连称道:真是好泉好水!

可惜啊,这好泉好水恐怕不会长久了。老者叹道!

为嘛呢?亦农老师大惑。

你们去看吧,老者抬手一指,亦农老师顺老者手指方向,只见不远处,随约可见一片别墅、高档宾馆隐没在山林中。那些有钱人、政府相关部门的大领导也看到这块仙境宝地了,在这里建别墅、盖高档度假宾馆,听说还要搞什么劳什子开发区,要不了几年,这里就成有钱人、政府相关部门的专用之地了。他们吃喝拉撒,能不污染这一方仙景宝地吗?世间美景名圣,不是富人、相关部门官员的专有,更不能因为他们有了钱、有了特权,就可以在这块土地上为所欲为,建工厂盖别墅搞度假盛地,污染毒害一方百姓!身为一方父母官,你们竟然不闻不问,甚至不知晓,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大领导听罢,脸红得如猴屁股一般。一向贫嘴的亦农老师也闭上了臭嘴。

如何保护风景名圣,造福一方百姓呢?亦农老师忽然想到如此重大问题,欲向老者请教。一回头,却不见了老者踪影。大领导发现旁边一棵树权上挂着一幅红纸黑字:

亦农老师到此一游,

张果老骑驴做导游。

真风景只在山深处,

百姓苦莫掷脑袋后。

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博导(假冒)亦农先生

200655日于北京哲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