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饶了王石吧

(2008-06-05 20:37:16)
标签:

房产

    我没有参加万科6月5日的股东大会,但看了股东大会的现场实录,禁不住对王石充满了同情。一个57岁的老先生,被咄咄追问的股东几乎逼到了墙角。

    毋庸置疑,王石确实说错了话。错在哪里?王石在向网友所作的公开道歉中已有剖析:“一是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分心,伤害了网民的感情。二是造成了万科员工的心理压力。三是对万科的公司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王石在股东大会致辞时开口便说:万科对救灾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在博客上不合适地回答了网友提问,因此,“向各位股东无条件道歉,不做任何辩解”。随后在答股东问时,王石又几次道歉。

    王石向网友的道歉,是否已获得网友们的普遍原谅?从博客的留言回复来看,未必。

    王石向股东的道歉,是否能获得股东们的普遍原谅?从现场的反应来看,未必。

    一位小股东说:王石过去是万科的金招牌,现在成了万科的负资产。

    另一位小股东说:无条件的道歉非常对,但这种道歉来得太晚,有越描越黑的危险。

    在这样的话语情境下,王石也急了,“如果因为我的个人言论,导致万科走势弱于大势,弱于行业,我会立刻辞职。”

    也许是觉得此言有再被误解的可能,王石随后解释说:“我刚说的辞职是对此次事件的责任。我是说如果因为我个人的因素,造成万科的股价跌的比别的地产股更多,我不会认为我个人重于公司。我不是说万科跌了就辞职,作为职业经理人,我希望万科强于大势,大盘跌了我们跌的少,开始涨了我们比同行涨的多。我不希望我刚才辞职的那句话,再造成更大的影响,希望媒体给予理解。因为我是对这个事情做出的表态。”

    为什么我要全文抄录王石有关辞职的表态和解释?因为,如果哪个媒体想处理得更吸引眼球,完全有可能以“王石放言准备辞职”为大标题。假如这么处理,显然与王石发言的本意相去甚远。

    从理性、冷静、沉稳的角度来强调,行走地产江湖20多年的王石,似乎不应该说出“如果因为我的个人言论,导致万科走势弱于大势,弱于行业,我会立刻辞职”这样的话来。但他仍然是脱口而出,在刚向股东们道完歉之后。

    但这就是王石。对此,王石对自己是有所认知的。他说:“我虽然60多岁了,但对于大事情的处理,还是显得很青涩。”可是,看了这句话,我不禁疑惑,是王石说错了,还是记录的人听错了?我宁愿是记录者听错了。虽然股东大会的现场情境或许令人有些意乱神迷,但王石不可能连自己的年龄也不记得吧?我查了好些地方的资料,包括管理层的简历,都清楚地写着:王石,男,1951年出生。那么,王石何以说自己60多岁了?假如记录者没听错,也许那一瞬间他真的是乱了方寸。

    从王石在博客里对网友的回答来说,他确实显得青涩。从王石在股东大会现场有关辞职的表态来看,也仍然显得青涩。

    作为公众人物,说话理当更为谨慎。这一点,恰恰是网友和股东们对王石穷追不舍的原因,因为他确实是说错了。

    然而,我仍然想说,请饶了王石吧。我们常常说:听其言,观其行。王石说错了话,或者说王石代表万科说错了话,但我们不能因此全盘抹杀他们的行为,毕竟王石和万科正在以实际行动在改正他(们)的失言。我们可以对万科援建灾区的行为解读为一种事后的补救,甚至是作秀,但1亿元的秀,不是谁都可以作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王石已经多次道歉了,而且态度是诚恳的。给王石和万科一个原谅的机会吧,灾后重建,千头万绪,任务艰巨,需要万科这类有经验的大企业出力。

    至于辞职之言,倒真可以“青涩”置之,再行炒作似无必要。虽然,以万科规范的职业经理制度,离开了王石照样运作,但以中国地产界或者企业界的平均素质来观照,王石总体上还算是出色甚至是优秀的吧。

    (文章发于6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版一戈看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