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教众?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宇教授,最近突然忙了起来。
这一切,缘于一个调查项目——“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刘仲宇是这个调查项目的主要撰稿人。
这一调查尽管只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课题的子项目,占整个课题的比例很小,却格外引人注目。
BBC、美联社等海外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并引发诸多猜测,原因就在于:根据该调查得出的结论,中国大陆有宗教信仰的实际人数,是官方统计数字的三倍,已达3亿之众。
尽管这一惊人的数据引起了很多质疑,但刘仲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坚信“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调查”。
刘仲宇介绍,这一调查始于2005年暑假,调查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16周岁以上人口,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0多份,回收率高达91.2%。
调查显示,明确表示具有宗教信仰者为31.4%,表示不信仰宗教者占68.6%。
依此推算,得出“3亿教众”的数字。
面对这份调查数据与官方统计数字的差异,刘仲宇解释:“政府宗教部门统计的是在册的信众人数。如果一个老太太90多岁了,年纪太大不能到庙里去,就待在家里念佛,那她到底算不算呢?我们的调查是由调查员亲自把问卷送下去,所以非常真实可靠。”
至于5000个样本是否太少,刘仲宇说,“从统计学角度来看,5000的样本已经够大了,关键在于是否随机。”
这个调查,刘仲宇委托华东师大社会学系的调查中心操作,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区,是完全的随机抽样。
由于宗教信仰具有强烈的社会分层性,所以用不同的方式“抽样”,会带来不同的调查结果。当记者追问,这种“完全随机”是什么概念时,他有点语焉不详。
记者提出是否是采用先通过电话联系、再送到被调查人手中的方式,刘仲宇认为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会加入“确定条件”,即把不拥有电话的人群排斥在外。
“那么是否是采用随机抽取户籍的方式?”他表示,因为他本人没有参与具体的调查,所以不知具体的抽样依据到底是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