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男人装》编辑随笔 |
瓜熟地落的夫妻关系,如果尚未与功名发生芥蒂,还有机会在其透明度上出点花样。如果已经发展到傅笛声、任静夫妇或者陈凯歌、陈红伉俪那样的地步,就无可救药了。
在中国,有关中产阶层的媒介报道中,婚姻关系作为一个敏感的细节被悉数省略了。这是一个有关某国外传媒机构大中华区CEO的电视专题节目。借助镜头,我们进入
了这个30多岁女人的一些生活现场,她向观众展示了她的狗。1只现在已经跟不上趟了,当然是两只,当然据她说是正宗德国种;其后她展示了自己的一些收藏,旨在阐明自己的某种“复古情节”;正如你所料,她花更多的时间描述了自己的购衣经。破绽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30多岁的女人几乎成了中性人。一个不涉及床、不涉及情人或者婚姻关系的人物几近清道夫了。这个人有着防不胜防的恐怖。
刚认识一个HELEN的女子。第一次见面的5分钟内,她有意提及自己的香港身份。在她翻阅卷宗时我从容打量起那只戴着“祖母绿”的右手。一杯咖啡之后话题有些飘。我说起两年前在上海认识的朋友MARK,也是因为MARK的介绍我才认识了HELEN。HELEN说他还好吧,只是比以前忙多了。我这才想起问HELEN有关MARK的工作状况。HELEN说他早就从英国那家广告公司跳槽,现在她的公司里担任ART DIRECTOR。代问他好吧。我说。
一周后,我顺道路过HELEN的公司,就做了不速之客。HELEN见到我时有些吃惊。她介绍说公司里的技术由MARK负责,她负责客户服务。她说这番话的时候,我下意识地看了看她那双生动的手。MARK似乎注意到了我的偷窥,随即避开了。
后来的某个晚上我们在一个派对上撞见,HELEN和MARK围坐在一起,各自与不同的人交谈着。我站灰暗的远处打量HELEN,一袭黑色的低胸装,胸前还插了一枝红玫瑰。无以名状的妖。
10点左右,HELEN和MARK同时起身,向我和周围的朋友告别并一起钻进一辆崭新的AUDI A6。
有天与朋友闲聊中惊讶地获悉,HELEN和MARK已经结婚多年,他们对外均以“合作伙伴”相称。这件事诡秘到几乎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合作伙伴” 这个词让我联想起4年前我曾服务过的一家美国公司。CEO是个ABC,他太太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他要求我对外统一称他们为partner(合作伙伴),说这在美国非常流行,夫妻之间也只是在床上绝对集中,其余时间各自民主,互不受限。
婚姻关系的遮蔽有助于俩人在商业上的角色分配,在利益面前,婚姻显然成为障碍。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性心理就会在另一个纬度上获得释放,而这种释放很可能是对婚姻关系的最终伤害。约定的双方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此类间谍般的生活正在某些地区成为时尚。
上海的某外资公司曾要求所有中层管理人员提供一份家庭成员档案(内含“婚否”“配偶姓名”等信息),结果遭到其中62%人的一致抗议,62%人的平均年龄为29岁。
被隐匿的关系使得每个人的面孔模糊起来,在暧昧中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得到了鼓励。至于婚姻,不过是一顶有时需要戴一戴的帽子而已,如果天热,当然是可以随时摘掉的。用不着讨论、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