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男性杂志的贡献

(2006-03-20 14:49:26)
分类: 《男人装》编辑随笔

                             新男性杂志的贡献

                                            /

 FHM为代表的杂志几乎对曾经出现过的男性刊物进行了颠覆,包括杂志的单一功能,表现手段,甚至具体到标题的使用等等,并借鉴了报纸和电视的传播形式。这类杂志不断引发社会学家的讨论。

一些评论家认为,不管男性杂志多么成功,它们的己任并不在于给这个社会提供什么推进力量,他们事实上企图将女权的最后一线生机埋葬。我个人觉得此类说法有些夸张。不过,新生男性刊物确实一举打破了由“娘娘腔”、性别不清的男性刊物占据市场的局面。它们第一次以纯粹的雄性意识思考着男人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从不与“使命”“责任”挂钩。

 如果我们将“推进”一词理解它们能够帮助男性在这个越来越女性化的社会中如何表达个人观点的话,那么,这类杂志的积极意义非常明显。康迪纳斯特出版出版公司的助理执行总监理查德·赫尔认为,不能因为男性杂志所呈现出的娱乐形态就怀疑杂志的社会意义。其实它们也展示了男性在一个被高度工业化压迫下的环境中如何寻求自我安慰的方式。

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学家对上述男性杂志的争议转为,这类杂志是否反映了一个潜在的事实:男性害怕承担社会赋予他们在家庭、婚姻、社会关系中的责任与义务?因为这些男性杂志正在试图给他们建立一个可以远离现实的随心所欲的享乐场所。

这个担心倒是颇有意思的。5个月前,Star TV的记者采访我,说《男人装》在上海拥有一定数量的女性读者。我至今惶惑不安。当女人成为这些杂志的朋友时,那意味着她们对男性领地可能发起侵略,也意味着她们对男性权力的迷恋以及对男性生理优势的羡慕。

相反,女人则对男性的“孔雀开屏”表现出一定热情。英国作家Mark Simpson所创设的Metrosexual一词引发了美国男性的一场革命——男人正大光明地与女性共同分享时尚工业的成果,并不再担心自己被误解成性别异化。

       而在中国,我所指称的“后雅皮”男人正在为现代浮世绘增加色彩。前不久,当Simpson得知《男人装》即将在519举办“后雅皮之夜”(Night of Metrosexual)时,英国人希望能亲临现场。他想看看中国的男性杂志究竟干了些什么?还能干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奉旨灌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