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男人装》编辑随笔 |
撰文/叶子
这是一组我和高中美院的校友zack一同创作的时装大片,没有留下图片式的幕后花絮,只能用支言片语来再现后台的故事了。
每次我在创作如何拍摄时装大片的时候,最为反感的便是摄影师们拿着某本外刊向我誓言“这组片子太牛了,我们也应该来上一组。”难道中国时装摄影的创作非要建立在copy外国同仁的作品上吗?我看未必,例如这组大片,我的灵感便是来自人们日常生活和一部chemical brothers的MTV,曾经看过的一期意大利版《Vogue》,封面大片作品由Steven Meisel操刀,其画面的构成和时装风格完全是再现了安东尼奥尼的经典电影《夜》,时装界的创作灵感可以来源于排除她之外的各个领域,但是就是不能原地不动的复制圈内已经存在的东西,如果没了创新,和自己的个性,也就不用在时装界混了。
提起为何叫《高科技S&M》,其实理由便是通过平日对人们生活的观察,我发现这个社会不存在真正较劲的实体,每个人都在过着不同程度和类别上的S&M式生活,这个时代是精神上的较量,It s a spiritual war。所以我在图片影像里选择了这样几种典型的人物形象:明星、上班族、学生、艺术家、工人,并把他们的造型极致时装化。而视觉上我希望越迷幻越好,并鼓励zack大胆的设想,能够把每张图片都当作一个艺术作品去完成。因此我们决定置假景,并找来了现在是电影美术指导的另一个校友(真是辛苦了志家兄,多谢!)负责找道具并制作完成布景。其中大家看到的这个黑色螺旋状电线是他用鱼线固定完成的,那些发条也是特意从工厂打制的,还弄了特殊仿旧的效果(这要是都让zack用电脑特技做得化,肯定得累死他,我心地好!嘿嘿!)。为了确保戏剧化的画面构成,我和zack一块确定拍摄草图,我一直特别喜欢希区克柯式的摄影构图——一个人物的特写大头在近景和一个人物的全身像在远景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总是可以制造出迷幻或是悬疑的感觉,这个喜爱的构图方式便自然的体现了这组作品里,其中有一张是zack最喜欢的,我们想把上班族的图片处理成流水线的感觉,而模特的姿势和化妆也被处理成假人的感觉,想想看其实上班族的机械式打卡制生活不就是流水线(具体图片请关注4月份《男人装》时装大片machinist)。那天是我们拍摄了12个小时,虽然体力上疲惫,但是精神矍铄,哈,这就是我选择的S&M式生活。P.S 另附一则广告(预知详情请登陆以下链接)
图注:这是我和蒙古马(时尚娇点的编辑)去年12月在ZUB举办的一个Twins party上的照片(左我右她)。
图注:这是我为那次活动特意让时装助理制作的电子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