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七月

标签:
旅游图片 |
分类: 举枪摄景 |


因为大雨,行程计划也作调整,先游览西津渡古街。西津渡古街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全长1000米,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


走进古街,古朴风韵扑面而来,一眼千年,青石街道、青砖楼阁,都是别具风情,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的名人题字清晰可见。淅淅沥沥小雨,漫步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两边店铺林立,吆喝声不断,在夹杂着浓浓的商业气息中,领略着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与历史对话,依山傍水的古戏台,翘首盼帆的待渡亭,车轮磨出印辙的石板路,记录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与繁荣。想起一首古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古人就是从这样的渡口去寻找诗和远方的吧。

小雨飘飘,带来不便,也带来不一样的风景,我们一群人,三三两两,穿梭其中,一把油纸伞,烟雨江南巷,滋润了阵阵相思绵长。

差不多中午时分,找了家当地特色美食店,尝一尝传统美食-锅盖面,恕我蒙昧,这锅盖一直在水里煮着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口味不错,只是这酱油有点咸了。大家饱餐一顿,前往下一站,也是我们行程的重头戏,翻越高骊山。

高骊山,位于镇江市丹徒区石马镇,海拔425.7米,为宁镇山脉东部高峰,排名镇江第三。山体主要由页岩、砂岩、灰岩等构成,其中古生界下石灰统的高骊山组即以此命名。山脊浑圆,顶部被侧形成峭壁。南坡多灌丛,有人工栽种的松杉;北坡有竹海,山体上部多草甸;山下有仑山水库。高骊山长约4.5公里,东北起于韦岗镇东家庄,西南止于仑山水库边小茅山,大部都在句容境内。

因为行程计划的调整,我们从反方向穿越,沿着台阶上行没多远,到达一座纪念碑,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牢记!

我们人品爆发,一直没停的雨,在我们上山时渐渐变小。绕过纪念碑真的爬山之行开始了,没有像样的路,大雨过后,雨水沿着山路倾泻而下,泥水里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前行,没走几步,基本上鞋湿,浑身汗。

开始总是兴奋的,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番天地,大家有说有笑,细雨蒙蒙,树林中穿行,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鸟鸣,也许惊扰到人家生活。汗水雨水,视野模糊,这么个鬼天气,竟然跑到这里来受罪,可能自己都说不清楚,也许就是想让平庸繁杂的生活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一路见到许多特别大号的蜗牛,这两只不知是在争食还是在交配。

随着不断的爬升,雨渐渐停了。太过闷热脱掉了雨衣,只穿着短袖,事实上这样是错误的,没走多远,右手臂就被划伤。

山路泥泞湿滑,不时还有人摔跤,但大家嘻嘻哈哈,乐在其中,爬山的乐趣也许就在于此,平日里一帮不太熟悉的人,此刻会异常的团结和坚持,相互关心照顾,边走边聊,分享快乐,看平常看不到的山水草木,呼吸着新鲜空气,畅快淋漓。


雨停了,山涧雾气迷漫开来,朦朦胧胧,宛如一幅幅水墨画,远处的公路如拉链,巧妙的连接着这山水绿树。登顶那一刻,豁然开朗,呐喊放松,一目千里,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们可以没有成就,但一定要有成就感。

开始总是兴奋的,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番天地,大家有说有笑,细雨蒙蒙,树林中穿行,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鸟鸣,也许惊扰到人家生活。汗水雨水,视野模糊,这么个鬼天气,竟然跑到这里来受罪,可能自己都说不清楚,也许就是想让平庸繁杂的生活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一路见到许多特别大号的蜗牛,这两只不知是在争食还是在交配。

随着不断的爬升,雨渐渐停了。太过闷热脱掉了雨衣,只穿着短袖,事实上这样是错误的,没走多远,右手臂就被划伤。

山路泥泞湿滑,不时还有人摔跤,但大家嘻嘻哈哈,乐在其中,爬山的乐趣也许就在于此,平日里一帮不太熟悉的人,此刻会异常的团结和坚持,相互关心照顾,边走边聊,分享快乐,看平常看不到的山水草木,呼吸着新鲜空气,畅快淋漓。


雨停了,山涧雾气迷漫开来,朦朦胧胧,宛如一幅幅水墨画,远处的公路如拉链,巧妙的连接着这山水绿树。登顶那一刻,豁然开朗,呐喊放松,一目千里,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们可以没有成就,但一定要有成就感。


沿着山脊继续,遇到树林我们一行都低垂着脑袋,努力避免撞到头顶上的树枝,一步一停顿地踩着泥坑上突出的乱石如蜗牛般前行,要抱以十二分的专注,稍有不慎,会被刮伤或拌倒。其实对待生活亦如此,只有专注成有收获。一路缓慢,但却愉快!






高骊山虽然海拔不高,但有些地方还是有一点点危险,陡峭的山崖边经过,加之阴雨还是有些怕怕的。

爬山是件痛苦的事情,好比人生经历痛苦才会更容易成长。




因为拍照耽误,我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后,爬山走最后很是辛苦,一直追赶前方队伍,没得休息。

看山顶小石头一个个光滑像鹅卵石一样,这里在千百万年前也许还是大海深处。

山顶石缝里的多肉植物,纯野生的,冒冒挑了几个带回家放小店里,这些个东西命运就这样改变了,前一天在山顶第二天就到花盆里了。

看着前方队员若隐若现,整个山林只听到我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此刻用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特别映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按过去爬山习惯,每次见到对面山头都是害怕,因为要每翻越一个山头是都辛苦煎熬坚持,这次朦胧见到对面山的轮廓也是本能的紧张起来,但看到对面山上人影那么大,才反应过来,原来山头很小,翻过轻松,所以这次整个行程走下来也相对比较放松。


其中有一段需要绳降,也是考验胆量和意志力,平时娇弱的小女子们,到了这里都成了女汉子,许多时候不逼一下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厉害。


我们的领队灯塔





途中有美女相伴,气氛总是很融洽,东哥全程非常热心的给美女初驴讲解注意事项,指导行走要领。






押队帅哥康师傅



不一样的美景总会产生一种冲动,驱使着自己用镜头记录下与每处风景的不期而遇。

高骊山也许没有惊人的颜值,但它会将最美的风姿呈现给经过它的人们,一样让人深刻记忆,当你跌入它的怀抱中,就注定与惊喜不期而遇。

浑身潮湿的我们穿过竹林走爬完最后一座小山头,印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雾气迷漫中的湖水,如一块宝石镶嵌的山间, 令人神思飞扬,遐想万千。略感凉意的我深深吸了口气,那种夹杂着泥土的清新由鼻子慢慢再渗透到心里,呵!感觉美妙极了!


经历六个多小时的穿越,一行人用脚步成功完成对高骊山的丈量,看看一个个泥人,一双双泥脚,一步步走过,虽有疲惫,但一个个充满自豪。用李宗盛做的一句广告语: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