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是什么?

(2006-02-03 20:17:06)
分类: 满嘴乱喷

    稀里糊涂我就过完年了,年是什么?年在哪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又恢复了往日工作的忙碌与紧张。

年是什么?我小的时候就常在问这个问题,年!无非就是全中国人冲着那一天去团聚,在那一天烧香磕头,在那一天鸣放鞭炮,在那一天穿上新衣服,在那一天弄上点好吃的,在那一天贴上红对联,那一天里开始串门。在我的记忆中,如此而已。我不知道年的起源,大概民俗专家们考证过。我也没有去研究年是什么,在我看来,年只是一个分页符,一个大大的多彩标点符号。浩浩荡荡的漫漫时间长河,连绵不断,无涯无缝,枯燥无味,人们为了改变这时间长河里的枯燥,给它分上一个段落,可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即是为了庆祝这一季庄稼的好收成,也企盼着下一季有更好的收获,久而久之,这个分页符成了人们的一个节日。为了这个节日的绚丽多彩,在农历更替的这一天,人们编出许多年的神话故事,整出许多风俗习惯,用许多民俗元素来烘托过年的气氛与热闹,比如,贴春联,压岁钱,家人团聚,穿新衣,走亲访友去拜年,等等等等!

时代在变,过年的心情、味道、习惯也多少跟着在变。小时候我就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服穿。而现在小朋友们有这种心情吗?现在平日里的吃穿用行和过年没什么分别,也没有我们小时候玩的许多趣味游戏了,弹玻璃球、凿钱(在地上画个圆圈,放几个硬币在里面,用古铜钱把那些一分两分的硬币凿出圈子外,谁能把钱凿出来,那被凿出圈外的钱就归谁了)。还有许多游戏我没办法描述,叫不出名来,现在想起,趣味无穷。可惜现在小朋友们过年只有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或打游戏,顶多也就被大人们带出逛逛大街,走走亲戚朋友了。

记得小时候过年还有个打屯子内容,我先这么叫吧,我们这里土语是这么说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在大年三十晚上,用很小麻袋或草袋,装上白石灰,在屋内屋外,地上到处都打印一通,从草袋缝隙中漏出的白灰,在地上印出错落有致的花纹,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院内院外,屋内屋外,都是这些同样的白花纹,场面还蛮壮观漂亮的。这打屯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涵我也不懂,呵呵!小时候我就喜欢打屯子了。

年前,从报上看到,有“保卫春节”的呼声。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我们该怎样过年,面对洋节日的节节进攻,许多人崇尚洋节日的风尚,我们的年味渐渐地淡化了,许多西方节日对东方文化精神体系进行了颠覆和销蚀。比如情人节,韩国抢注端午祭等等。专家们呼吁保卫春节,保卫春节就是保卫民族文化安全。看看春节已经上升到了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听起来有些让人紧张。也不知道是否危言耸听。也有人说这“保卫”的字眼有些太悲观了,每年过年期间人山人海的回家过年景象是全世界绝不仅有的。几千年的过年传统有着浓厚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不会也不可能随便被丢弃的。

过年!我就这么随波逐流的过吧,年年过年,年年如此,年年小有进步,就这么的了。

 

 

清风梅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在何方!
后一篇:特殊凉衣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