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不了情 -- 酿皮
标签:
阳月在美国长大阳月妈美食厨房西北酿皮美食 |
分类: 阳月妈妈手艺 |
西北,听起来是荒凉,感觉上是戈壁。的确,那个我生活了许多年的地方,至于情感上将它视作丰富,生机的地方,记忆的海洋纵然博大,而西北却是最深处,色彩最绚丽的一片。它几乎是童年记忆的全部。
围墙,高山,沟壑,和洪流是最初的印象,平房如军营般整齐的排列,沿坡而下有我的同学,伙伴和给我讲过许许多多鬼故事的军人,喜欢沿着那土墙奔跑,或是急着听故事,或是挥汗如雨般胆怯着,不能数跑过多少个来回,童年的岁月就在脚下跑过了。
爸妈是为地质事业贡献青春年华的实干家,在雪山,草原上骑马,露营,那是我青少年时期的梦想,因为这,一年中有半年我思念他们,冬天的西北严寒是令人惧怕的,厚厚的窗花,如狗熊般裹严实的身躯,连睫毛也被哈出的气结成了冰的日子是我最喜欢和盼望的,这样的日子爸妈总在身边,一家人围着火炉吃顿热气腾腾的土豆炖猪肉,或是在功课后撕扯着爸爸自学版的土烧鸡,还有一大盆鸡蛋爸爸从乡下背回来,却全碰碎了后,爸爸做成全蛋蛋糕,那是羡煞了多少年少伙伴的点心,是最甜蜜,最幸福的记忆。
时光无论如何轮转,不曾滤去最纯最美的部分。西北真正带给我很多挥之不去的童话和忧愁。湟水河的流淌淘洗的那段时光越加的光亮和真实,也越加的走近日后的岁月,融入每一个人生旅程的脚印中。
其实也说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西北特色的小吃酿皮,大概是和凉面差不多时候。以前我是不吃辣的,可辣是如毒品一样能上瘾的,吃辣是在吃当地的这些小吃中锻炼出来的。初中时,我开始住校,食堂进入了我的生活,那个时候校门口很多卖酿皮的摊位,偶尔也会在校园叫卖,那酸酸辣辣的味道大概如去过韩国的人们所说每个空气分子都如浸泡过泡菜汁一样,无处不是酿皮调料的味儿。住校的好处是饭食自己能决定吃什么。买份酿皮做晚餐是改善生活的。女孩儿都喜欢吃酸辣的,这一吃便吃了几年,酿皮也便成了记忆中生活的点缀。
在美国是绝对没有酿皮卖的,那日和故友聊起当年的往事,她说酿皮不难做,就是费些时间,可是馋虫的攻势是攻无不克的,便动手做了,正好又碰到儿时的闺蜜,她看过那一根根筋道的酿皮直呼我是领略了酿皮的神韵了,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想念了便动手,心也就安了。
做法如下:
1. 2杯高筋面 + 1杯水,将面混合均匀成团(我用面包机揉面团,共2次,期间醒面1小时)
2. 清水洗面,少许水开始洗,洗出的白色面水倒入另一大盆中,再加水洗面,反复多次至面水呈清状
3. 剩下面团即是面筋,再用清水洗至完全清,放入一小盆中,加入清水及1/2勺泡大粉液没过,静置
4. 大盆中的面水经静置后,弃其上清部,留下面浑厚的面糊液,加入1/3勺碱面,混合均匀。
5. 平底的容器刷油,倒入面水,入蒸锅至面起气泡变硬,出锅置凉,案板刷油,面皮折叠切1厘米宽条
6. 面筋同样入蒸锅蒸至起泡,熟透,留于锅中至自然凉,不易回缩。切小块放于酿皮上即可。
7. 关键是调料:蒜蓉,韭菜略捣出汁,辣椒红油,酱油,醋,味精,芥末汁,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