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月米
阳月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74
  • 关注人气:8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之别系列八 -- 浅谈孩子的教育(五)

(2006-06-28 23:25:38)
分类: 中美之别
投我一票
--父母的言行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让我很是吃惊,不觉又再次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及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的重要位置。
 
网上的文章是这样的,一个年仅9岁的女童奇奇生活在美国。她的母亲来自中国重庆,父亲是美籍捷克人。他们生活在西雅图。在4岁时,她开始编故事,6岁时在电脑上写故事,8岁时她出版了第一部书《Flying Fingers》,现在她是美国小有名气的儿童作家。
 
说起奇奇的教育,文章是这样描述的。爸爸妈妈打算把奇奇送到优资班读书,可是那里的天才孩子太多了,要排队。进不了好的学校,没有关系,这并不代表父母放弃对她的教育。他们决定在家自己教。没想到这样却闯出来了另一番天地。
 
不久以前,当初次接触 Home Schooling 时,对这种家庭式的学校不可思议,而且也有些不屑。完全不能理解它的可行性,并对孩子成长的益处持有怀疑态度。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这种方式,越来越多家庭教育的孩子脱颖而出,不得不再来重看,重新思考 Home Schooling 的优越性。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在家接受教育,老师就是父母。孩子的成长完全决定于父母的言行,教导。
 
首先,我们要克服的就是溺爱。溺爱孩子是父母自私的表现。父母的精神需要在宠爱孩子上得到了满足,孩子得到的是什么呢?有时候我们把一味地听从孩子的思想,当作我们爱他们的表现。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要求,爱好等等,并不是盲目的。奇奇的妈妈说,她让奇奇自己选择她阅读的书籍,涉猎范围天文地理,人文科学,只要是孩子有兴趣读的,都可以。孩子的兴趣如何培养呢?爱读书当然被视作是绝好的兴趣。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被我们认为是好的兴趣?会不会有的孩子喜欢恶作剧,毁坏东西,打架,甚至撒谎呢?有,一定有。这就象圣经上说的,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这告诉我们,人无完人,人的天性的不足是存在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天性,需要努力,这不仅要求孩子改变,也要求父母更感知人生,懂得生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思想,让他们的脚步永远迈出坚实的步伐。
 
这里我想起一个也许是众人皆知的故事。一个少年,习性顽皮,又头脑愚笨,在学校成绩很差,还常常惹祸生事。妈妈被老师叫去训话或是家长会是太平常的事了。每次妈妈从老师的办公室出来,少年都会惴惴不安地问妈妈,老师怎么说的?是不是他头脑呆笨又不听话,成绩在班里倒数,老师不喜欢他?这位母亲听到孩子这样问他,眼里浸满了泪水,她很难过会拥有这样的孩子,在老师面前无地自容。“孩子,老师说你进步很快,做得比以前好多了,如果你再努努力,下个学期就可能和班里的好学生一样了。”妈妈耐心地对少年说。看到母亲那满眼的泪水,触动了少年的心灵,他开始努力学习,渐渐的改掉了打架生事的坏习惯,后来这个少年考取了清华大学。这似乎是个真实的故事,从故事里我们能从这位母亲身上学到什么?至少它告诉我们父母的言行太重要了,如果这位母亲生气,打骂儿子来宣泄自己的委屈,来教训不争气的孩子,结果也许会是导致社会上多了一个盲流,一个人见人恨的不轨青年。父母的态度和言行很多时候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未来和命运。
 
如果我们不溺爱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聪聪的妈妈是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不仅是在学术,做人,和教育下一代上。认识她的人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在她的身上阳妈学到了很多。也为有她这样的姐姐而一直自豪着。聪聪是个乖巧的女孩,在中国长大,来美国时已经五岁,第一次走进教室因为语言的不通,她怯怯的,独自坐在一角,一整天也不说话。头一两个月的学生生活枯燥,单调,紧张,沮丧中度过,可是很快,聪聪的英文象飞一样进步,只一年,她已经连续每个学期都名列学校最佳学生光荣榜,这个春季学期刚刚结束,她又取得了优秀学生奖。聪聪酷爱读书,每周都要从图书馆借书看。看到聪聪的进步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不禁回想是什么力量让她作出这么大的转变?成为值得骄傲的孩子?我问聪聪的妈妈,她告诉我,对待孩子就要象我对待你一样,孩子有她的思维,我们交谈做事就像大人对待大人,完完全全地平等,正常,而且有时还会讨价还价,但从不觉得聪聪是个孩子就做出让步。
  
这是聪聪妈妈的经验,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像大人一样的对待他们,孩子会觉得父母在尊重,重视他们的同时也跟着大人学到了很多东西。
 
写了这么多,其实还想说更多,不过主题是想说明,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典范,家庭教育点燃了孩子一生行为的航灯。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投票链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