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慎言“恶意攻击” 反思“发现”能力

(2012-02-02 09:08:2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日前,在三亚市召开的2012春节旅游情况通报会上,当地政府部门对此前错误表述春节“宰客零投诉”致歉,由于未联系上“罗迪微博”本人,三亚方面恳请当事人出面合作,推动调查。有关官员同时表示,“对三亚恶意攻击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新京报》2月1日报道)

    从微博反映宰客的店家中,没有查到所谓“宰客”的证据,而当初微博曝光此事的人,又断了联系。面对这样的局面,三亚有关官员放出了“对三亚恶意攻击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狠话,让人猜不透是一种狂燥心态的宣泄,还是想借此封住汹涌的舆论。但无论如何,身为当地官员,此时此刻说出这样的话,都是很让人“跌眼镜”的一件事。

    如果执法部门从店家查不到证据,曝光者又不肯出头配合,就构成了“对三亚恶意攻击”的话,那人们不禁要问:你的调查能力难道就不值得怀疑吗?如果你的调查只是盯着那几张点菜凭证,而商家的点菜凭证原本就不全,或故意销毁某一部分,你又怎么能查的到?再从曝光者的角度看,消费过程中确实被宰,但在当时特定环境下又无法取证或不敢取证,最终只能在微博上揭露一下,这样的可能同样存在。这难道也算“对三亚恶意攻击”吗?作为当事政府官员,为什么不能设身处地站在消费者角度,多考虑客观存在的几种可能,用与人为善的态度来看待此事呢?

    三亚的官员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区区一条揭露“宰客”的微博,何以在网上一呼百应?至今“查无实据”的事,人们为什么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信其大,不信其小?网友曝光的这件事,在多大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现象?而在面对一种现象时,监管的眼睛,到底是应该盯紧商家,还是应该盯紧自身的执法漏洞?以及执法者的不作为或乱作为?

    从三亚官员的态度上,我们似乎读出了当地旅游管理的主导思路。那就是官场上屡见不鲜、且永远进退自如的应对模式: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而从众多此类事件的发生、发展来看,政府部门的“发现”能力,总是弱得让人不敢期待。即使百姓发现了向其反映,仅仅提供线索还不行,还要拿出“过硬的证据”,否则还有“恶意攻击”的风险等着你。

    “现在虽然跟罗迪无法取得联系,而当事人高先生手机已关机,但是将继续跟进,做好善后工作。”我们不知道当地官员所说的“善后工作”指的是什么,是对他们认为“恶意攻击”者展开跨省追捕?还是继续加大调查力度,查处宰客行为?还是跳出就事论事,举一反三,对当地旅游管理水平及服务环境做出重新评价,从战略高度拿出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举措,彻底走出“扬汤止沸”的旧模式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