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灾民的一丝不苟与中国的“谣盐”创意
(2011-03-21 18:39:49)
日本9.0级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不少知名媒体派出记者现场采访。一路所见,除了灾害本身的触目惊心,更有日本灾民面对灾难的种种表现。当水、电、气停止供应,生活陷入混乱时,自卫队很快送来了饮用水,市政工人紧张抢修管道。当地居民说,这不全是政府下命令的结果,比如市政公司会觉得第一时间修缮管道是理所应当的,这更像是一种责任,而不只是救灾。政府运转像是一架精确的机器,关于救灾的指令清晰准确地发布。在学校等公共场所,政府通告整齐地张贴在一起,通知什么时候供给饮用水,什么时候修缮哪条道路,什么时候预计可以通气,救灾信息在哪里可以查询……每一张通知,都清楚地写上了张贴时间,精确到分钟。(《南方日报》3月18日报道)
同一时间,在远离震灾的中国,一条“碘盐防日本核幅射”的无厘头谣言,却使原本供应正常的食用盐市场引发抢购,政府不得不出面反复辟谣。而据媒体对事件的起因调查显示,这起“谣盐”背后,再次浮现出“蒜你狠”之类的炒作阴影。
“谣盐”闹剧让人觉得可悲之处在于,就算有人炒作,那些抢购的人居然也不动脑子想想,碘盐对防止核幅射到底有多大作用?由“谣盐”闹剧,我们不能不设想一下,如果在中国人口密集的城市也发生了日本那样的强震,我们会像日本灾民那样一丝不苟吗?以我们这个社会当下的道德水准来推测,灾难发生之后,我不敢说会发生人吃人现象,但是不守规矩、不听劝阻、踩着别人也要保全自己的人和事,以权、钱开路,信奉“托托人,走走路子”,获取本不该得到优先利益的事,绝不会少见。
日本灾民为什么能在灾害面前照样一丝不苟?除了文明素养的长期积累使人形成了一种“就该如此”的行为本能,除了从小接受危机教育、频繁与自然灾害打交道而形成的过硬心理,更与百姓对国家实力、政府效能、公平公正的强大信心密切相关。在“百姓相信政府,政府更珍惜这种相信”的良性循环中,灾民的心态又怎么能不淡定?细想一下,如果我们遇到了这样的大灾,我们的地方政府,能做到“像是一架精确的机器”吗?
日本灾民的一丝不苟,中国无灾地区的“谣盐”创意,两相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来自两国国民的文明素养、科学意识、国家归属感差距。而更令人沉重的,是差距背后的复杂社会难题……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