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前退休”不是洪水猛兽

(2006-07-12 02:21:27)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瞭望》周刊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大量不规范的“提前退休”造成中国平均退休年龄低至53岁,在中国“未富先老”迅速袭来时,“提前退休”给尚在完善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中国新闻网7月7日报道)

        此文在某门户网站转载后,立即产生强烈反响,跟帖如潮。因为话题与民众有着天然的贴近性,反响强烈并不令人意外。但是网民的主流倾向与报道主旨的严重对立,却是我们不能不加以深思的。笔者注意到,之所以形成如此现象,除了视角不同以外,主要还缘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媒体、专家总是就事论事,不能从更高视角,来看待围绕退休、养老而产生的复杂社会问题,导致其的观点、思路有着太大的争议空间。首先,动辄拿着养老基金的入不敷出来说事,全然不顾“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基金账户就是空的,今天的少量交费者,是在为昨天的大批退休者买单”这一事实,反而有意无意地将养老基金的入不敷出,归罪于那些为国家基础建设做过贡献、如今事实上已被甩出主流社会的国企老员工。如此有悖情理,招致人们不满是肯定的;其次,只从提前退休对养老制度形成冲击的现象上,进行表层分析,不能深入地看到,现实中的提前退休,掩盖着数不清的腐败、不公以及管理上的粗放。这又怎么能让人信服?

        第二,民众在此问题上情绪激动,除了对媒体、专家的发言主旨无法认同,更多是为生活中因提前退休引发的不公而激愤。首先,是某些有着较强话语权的垄断企业,因为内部分配格局的改变而被“逼退”。这些企业为员工办理提前退休,可以“顺风顺水”地成批办理;二是那些弱势企业员工担心下岗,巴望着能够提前退休,却被“公事公办”地拒绝。从普通百姓的感觉来说,所谓“提前退休”,其实大部分属于无涉国家养老基金的“内退”,而且很多企业的“内退”待遇,比低保标准强不了多少。因为贫病失业等原因应该提前退休、本人也盼提前退休的却办不了,而那些不该、也不愿提前退休的反倒早早办了,这才是民众备感不公的根本原因。

        提前退休问题决不是一个单纯经济问题。政府应该遵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已经发生的提前退休现象,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并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契合点入手,纠正错误并拿出新的决策。基于此,提前退休就不是该不该办,而是应该怎么办、办出什么效果的问题。比如,对一些改制前工龄较长、又确有困难的人群,办个提前退休还算奢侈吗?问题在于,只要口子一开,大量不符合条件的造假搭车者蜂拥而至,而政府又往往没有能力封堵这些漏洞。因此我觉得,根据目前国情,让一部分人提前退休不仅不是洪水猛兽,反而是政府应有的人性化之举。而操作上的控制不力,才应该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