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论
积理而练识-马龙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99
  • 关注人气:7,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等收入者脆弱乃国力基础薄弱

(2006-07-03 01:24:22)
        上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但事实上,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及时跟上,我国中等收入者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他们或滑向贫困,或在压力和迷茫中坚守。《广州日报》记者通过对部分中等收入者的调查采访得出结论:中等收入者需要“扩容”,也需要“维护”。

        “我怎么就成了中等收入者了,就因为买了房子吗?”其实,由于其它特征而被别人当作中等收入者、自己却难以认同的还有很多。中等收入者缺乏身份证同,在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对中等收入者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中等收入者如果仅仅是一个“收入”的概念,而与生活、发展成本不做关联考量,肯定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法,本身还有些缺乏严谨。

        中等收入者的脆弱,其实远不止“房奴”、难以预见的风险等所能涵盖。如果你是一个进入经济学家所称年入6—50万元的中等收入者,即使没有按揭买房,没有还贷压力,但让你守着三五十万的存款,买房买不起,买车没大用,市场上没有你中意的消费商品;想让存款升值,除了和一些老人去争抢并无大利的国库券,也没有适合的投资渠道。这样即使收入达到“中等”,又有多少人真的具有“中产者”的潇洒与淡定呢?

        中等收入者的脆弱,暴露的是我国国力基础的薄弱。而国力基础,又体现在经济基础与制度基础两个方面。在经济基础上,我们号称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其实很多不仅不是以技术进步来取得的,而且发展所得又有很大一部分投到了回报无期的下一轮盲目发展上。不尽人意的市场环境,“拼凑型”的草台企业,使多数单纯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中等收入者,缺少必要的稳定预期;在制度基础上,由于我们的经济基础主要建立在透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上,现在不得不因“还债”而削弱。在经济能力有限,且社会保障、公平构建等人文指标又被长期忽视的背景下,中等收入者的脆弱,几乎是一种必然。

        “对中等收入阶层,要‘维护’与‘扩容’同步进行。”道理不错。但无论扩容,还是维护,都是一个社会系统问题。它需要经济发展来保障,也需要制度创新来体现。没有这些根本措施的强力推动,“橄榄型社会”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