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演和观众的关系

(2006-02-19 16:22:37)
分类: 有意思的人生
导演要了解受众心理学。
观众的共鸣越强烈,影视作品就越成功。
观众喜欢担忧,喜欢为别人的悲痛而难过。
一部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众的投入程度。
导演通过运用“镜头”“照明”“置景”“演员”“特技”等方法给观众造成特殊的情感效果。(这种“表现主义”策略,是为了丰富内容的情感信息,加深观众的情感投入。)正如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表露自己的个性一样,导演也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流露着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人欣赏的是人。观众在情节剧中会失去自己的方向和自我身份的感知,去寻找一个自己的镜中影像。观众会认同主角,观众认同的渴望非常强烈。
认同是打开我们(观众)封闭的感情之门的机制。(已经将自己认同为故事中的人物)

吸引观众的要素
(1)受到惊吓时是安全的。(奇观)
(2)渴望看到那些不能看到的东西,观众在被吸引的同时又厌恶它。(恐怖,一种病态的好奇)
(3)获得对我们的职业或爱好有帮助的专门信息,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健康的好奇——很显然,生活有时候也会模仿艺术)
(4)观众渴望被带离现实的烦恼和恐惧。(逃避)

在吸引观众的要素下面必须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且不说一部电影要上映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对观众有所启迪,至少也不能枉费了观众掏钱买票的热情和希望,导演至少要对观众的钱袋负责。导演和观众的关系
···
···受众心理学对编剧的影响:
主人公必须显示出那些使我们或者想去认同或者产生其他的感情投入的特征。
主人公通常是那些在强有力的戏剧冲突中,不断地去解决难题,走出困境的人,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使他们充满魅力的原因,他们也因此被观众认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导演管理学
后一篇:亲爱的三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