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英励德爱思唯尔媒体优秀科技作品鼓励计划的优胜记者已经产生

(2007-03-29 23:50:56)
分类: 新闻资源

以下是英国使馆发布的新闻稿:

2007年3月28日:六名优秀的中国记者昨晚荣获中英励德爱思唯尔媒体优秀科技作品鼓励计划“最佳科技作品”殊荣。

鼓励计划由全球领先的科学与专业信息服务商励德爱思唯尔集团提供资助。昨晚在北京举行的活动庆典由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爵士主持,有包括励德爱思唯尔中国集团董事长梅山先生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徐九武先生在内的数十名科技传媒业界人士出席助兴。

每位优胜者均有机会参加全额资助的英国科技之旅。行程安排在下个月,在一周的时间里优胜记者将有机会造访位于伦敦、牛津和剑桥的一流科研院所和实验室。

鼓励计划由英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发起,受中国科协委托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参加协办。

鼓励计划面向中国的广大媒体工作者征集于2006年年内发表/播放的以科技为主题的最佳作品。征集到的作品交由科技专家和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团推选出六个类别的六篇优胜作品和另外十篇入围作品。

优胜作品包括一篇刊载于报纸上关于学术领域的质疑式调查性报道,一篇刊载于期刊上介绍由一只具有抗癌能力的实验小鼠带来的抗癌新发现的报道,一篇关于鄱阳湖生态环境方面的报道,一期讲述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学术追求的广播节目,一台介绍中国首例数字虚拟人形成过程的电视节目以及讲述雪龙号归来后中国科学界推出的累累硕果的英文报道。

优胜作品的作者为:

顼晓红, 来自中国中央电视台,荣获电视类“最佳科技作品”

袁丹,来自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荣获广播类“最佳科技作品”

吴跃军,来自江西日报社大江网,荣获网络类“最佳科技作品”

赵亚辉,来自人民日报社,荣获报纸类“最佳科技作品”

袁越,来自三联生活周刊,荣获刊物类“最佳科技作品”

吴翀,来自中国日报社,荣获英语媒体类“最佳科技作品”

入围作品作者为:

纵红雨,来自武汉电视台北京记者站

江柳明,来自广西人民广播电台

甘露,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

宋效忠,来自楚天都市报

李健亚,来自新京报

李斌,来自新华通讯社

王丹红,来自科学时报

王卉,来自科学时报

朱焱,来自中国中央电视台

黄祺,来自新民周刊

本此鼓励计划从全国范围共征集到了127篇稿件,评委会成员对稿件整体质量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评委会主席徐九武先生总结说:“与2005年度首届鼓励计划相比,2006年度鼓励计划的参选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该活动在科技新闻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科技新闻工作者的重视与关注。”

励德爱思唯尔中国集团董事长梅山先生对获奖者和所有参与者表示了衷心的祝贺,“记者在帮助大众了解科技探索发现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比如健康、环境和经济等会对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的领域。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资讯服务商,励德爱思唯尔把普及科学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我们为通过资助此次鼓励计划而为科技新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感到自豪。”

英国科学家评委戴伟博士,目前在北京化工大学担任教授职务,总结说:“本届征集的大量稿件的评选工作对我来说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次学习。一些稿件带来了针对热点问题的新观点,也有的是将我带进了原本陌生的科学领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