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等官员事发以后,《财经》等媒体已经报道过药监局“每年评审万种新药”的话题。还好,我的那篇报道并不丢人,星期五的《成都商报》还进行了转载。
1. 本报几位同事提供了一些关键人物的联系方式。两位制药行业的业内人士披露了诸多内幕。原军事医科院院长秦伯益教授和307医院肿瘤一科主任鲍云华教授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有的药学专家则根本不愿谈论此话题)。
2. 我联系到了同时熟悉FDA和中国SFDA药品评审体系的两位专家:原FDA顶级评审专家孙鹤博士和目前仍在FDA任职的翁永凯博士。其中,孙鹤博士介绍了FDA药品评审体系相关情况,这是其它媒体没有涉及的方面。
不过,原同事杨氏海鹏在MSN上聊天时批评我,“药品评审漏洞,您老现在才揭。人都抓那么多了。事后监督。很多年前,一个搞药品的人就对我说过,他们做一个抗生素类药品,花的公关费用是500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