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高校形同养鸡场

(2009-04-16 18:33:05)
标签:

教育

数蛋

易中天

学术

休闲

分类: ☉闲言碎语……

    易中天:高校形同养鸡场

    新一期的《凤凰周刊》刊登了一篇易中天访谈,在谈到国内学术圈的气氛时,易中天认为“量化管理把高校变成了养鸡场。在这个鸡场里,老师根本没有心思好好做学问,好好带学生,光忙着生蛋了。”

    易中天谈到,“规定从讲师变成副教授,你要生多少个蛋;从副教授到教授,又要生多少个蛋。还规定这几个蛋要生在什么地方,比如权威刊物、核心刊物什么的。天天都在那儿数蛋,就在最近,又突然对你说:哎,你得生些‘创新型’的蛋!我的回答是:滚你妈的蛋!”

    易中天的话真是一语中的,直指高校学术的痛处。近年来,国内的学术腐败让人触目惊心,稍微百度一下,数十万条的消息直奔眼底。就在前几天,云南中医学院刚刚发布院长李庆生论文抄袭事件的鉴定意见,认为李庆生的论文与周济教授的两篇文章雷同字数为2953字,引用篇幅过多,引用量过大,没有采用引号将引文单独列出。看来,李庆生的这个蛋实在很不纯,是个“混蛋”呢。

    高校职称待遇与科研文章的简单量化挂钩,让许多我们应该可敬可爱的老师们放下学术的尊严,一心一意忙于生蛋,且不管这个蛋是好是坏,甚至下了个空蛋壳也无所谓,只要是个蛋就行。反正那些搞评审的专家们都只数蛋数不管质量,天鹅蛋也好,鹌鹑蛋也罢,都是一个蛋。蛋不够,对不起,什么副教授、教授就没有你的份了。但只要蛋一够,就可一辈子职称无忧,衣食无虑也。

    上海交大普通教师晏才宏去世三天内,交大校园BBS上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晏才宏志老师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广受赞扬,他上课已达到了这种境界:一杯茶、一支粉笔随身,从不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知识早已烂熟于胸,例题信手拈来,讲课条理清晰、自成体系,他的电路课被誉为“魔电”,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但这样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至死连个副教授也评不上,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论文。根据高校现行考核体制,教师评职称主要看科研论文的数量,而晏才宏老师几乎没有发表过一篇“像样”的学术文章。

    清华博士生王垠在《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中披露,清华博士生必须发4篇paper才能毕业,其中必须有一篇是SCI索引,或者两篇EI索引。他并非不能写paper,他也有SCI文章,但他认为那些发表的文章并非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没多少价值,甚至是垃圾。王垠说,即使导师知道你的论文没什么价值,也会叫你发表。我发现paper数量的背后,是某些人的如意算盘。国家没有能力评价你的能力,当然只有看你有多少paper。所以有了paper就有了钱。他认为,现在的博士培养是为了论文,而不是真正地做科学研究。

    高校的学术总是被人诟病。当那些老师们一心一意忙于下蛋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还可以有什么用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当那些教师们为自己的蛋多而得意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想想自己的“臭蛋”除了污染之外还有什么价值。

    当高校成了比赛下蛋的养鸡场的时候,老师们成天为了下蛋而奔波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还得怎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