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迪让科比羡慕,英雄孤独但不应孤单

(2007-05-03 12:16:48)
分类: 我的体苑杂谈

麦迪和科比,一个是35秒13分奇迹的创造者,一个是单场独取81分的得分机器,可谓是当今联盟顶尖后卫中人气最高的“绝代双骄”,在中国球迷中更是炙手可热。如今,由于在各自球队的不同际遇让两人的处境却有云泥之别。当麦迪率领火箭在第五场赢下天王山之战,取得了季后赛首轮赛点的时候,而科比却在凤凰城的第五战后黯然谢幕,告别了季后赛。

 

决定两人不同命运的已经不取决于他们的个人能力,而取决于他们的所处的球队。若论个人得分能力,单场81分,连续四场50+,让科比已经在某些数据上超越了乔丹,无限接近史上最强得分机器张大帅,在当今联盟足以冠绝群伦,笑傲群雄。而备受背伤困扰的麦迪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视得分如草芥的两届得分王,爆发力和突破能力都已难比自己当年的巅峰时期,和科比相比,更是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决定两人价值和命运的已经不再只是个人的攻击力,而是对球队的领导能力,以及他们所在团队的战斗力。从这方面来说,麦迪虽然个人攻击力上已经难以匹敌科比,但其全面的表现以及带领球队取得胜利的能力却足以让科比感到羡慕。

 

首先让科比羡慕的就是麦迪的身边有一个完整的团队。现在,麦迪的身边有目前联盟中最好的大个子——拿“20+10”如家常便饭的姚明可以倚靠,因而他从不用担心当他下场后谁来帮助球队得分。他的身边还有经验丰富、老而弥坚的穆霍二老,还有防守悍将、联盟最佳团队球员之一的巴蒂尔,还有超级篮板手“迷你巴克利”海耶丝,还有外线火枪手阿尔斯通和海德……因而麦迪永远不会像当年在魔术时那样感到孤单,感到孤立无援,独木难支。而科比的身边呢?在鲨鱼东游,湖人成为他一个人的球队之后,他还有谁可倚靠?除了二当家奥多姆,谁还可替他分忧?所以他不得不一次次无助而绝望的冲击对手的篮筐,因为如果他不能自己得分,对于湖人来说就等于缴械投降。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麦迪当年的孤单和无助。

 

其次让科比羡慕的就是麦迪的成功转型,可以让身边的队友变得更好。由于伤病困扰导致自身攻击能力大不如前的麦迪在本赛季开始自我转型,从一个纯粹的攻击手向球队的组织者转变,由“T-mac”变身“T-magic”,成为了球队真正的发动机,是火箭本赛季取得成功的关键。相比季后赛首轮科比的场均32.8分、4.4次助攻,麦迪场均虽然只能拿下24.4分,但却能贡献7.2次助攻。尤其是关键的第五战送出了个人职业生涯最高的16次助攻,成为了球队取胜的关键之钥。科比本赛季也在寻求转型,但是并没有取得麦迪那样的效果,一是由于他自己的组织能力,尤其是传球的视野和时机把握上和麦迪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由于他所处的球队让他还没有资格转型,因为没有人能够将他的传球变成有效的得分,因此他总是在自己得分和帮助队友得分之间摇摆不定,患得患失。无法让身边的队友变得更好,这就是科比要想更上层楼面临的桎梏和瓶颈。

 

再次,两人目前的球队状况使双方对于胜利和成功的欲望开始此消彼长。在以前大家的印象中,科比舍我其谁的霸气和求胜欲望是过于文气和安静的麦迪所最欠缺的。但本赛季尤其是季后赛,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逆转。麦迪认为他已经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最好的赛季,自己有信心和决心带领球队突破季后赛首轮魔咒,乃至走得更远,如果失败就是他自己的责任,在关键的第五战中,麦迪就用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信念和誓言。当球队面临绝境的时候,我们在麦迪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杀气,尽管伤痛让他不断地皱眉,但他还是坚决地利用自己一次次的犀利突破和精妙传球帮助球队溶化了坚冰一般的爵士防线,拿下了关键之战。相反,球队的低迷和队友的无能让无助的科比的求胜欲望开始不断消退,即使是在关乎生死的第五战,科比虽然贡献了34分,但却只送出了1助攻,因为队友已经无法让他信任,他也并没有展现出背水一战的决绝和求生的欲望,更像是在完成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走过场而已,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失望。很显然,这一次,麦迪比科比表现得更男人。

 

高处不胜寒,英雄的内心往往是孤独的。但英雄不应该孤单,否则在成王败寇的竞技赛场,你只能成为悲情英雄。下赛季,加内特、小奥尼尔、基德抑或无论是谁,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帮助,科比都会毫不犹豫地张开自己欢迎的臂膀,因为他不想只成为一个孤单的悲情英雄,成为别人创造历史的注脚。

 

 

篮霸周刊专稿:姚麦请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誓言

 

篮霸周刊专稿:姚麦对于火箭的不同价值

 

重回起跑线,更应该后悔的是爵士

  

回首页看左姚右麦扯淡NBA季后赛系列评论

 

姚盟博客圈:姚黑姚蜜的角斗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