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哪壶不开提哪壶。就在中国足协为国奥选帅伤透脑筋、焦头烂额之际,原来以为太平无事的国家队又跑出来添乱。在亚洲杯预选赛上,朱广沪率领的“朱家军”先负伊拉克,再平新加坡,在这个被认为较弱的小组中都步履维艰,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让足协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也许现在要选帅的不仅是国奥,更有国足,否则,2010年世界杯将提前四年和我们说再见。
看看艰难逼平新加坡后,朱广沪对比赛的评价吧,“比赛非常精彩,这一分非常关键。我们出线一点问题都没有。”比赛很精彩?除了朱广沪自己,不会有第二个人这么想吧,甚至连国家队的球员乃至中国足协都不会这么想,更有足协官员表示这场比赛实在垃圾。出线没问题?国家队选你当教练,难道只是为了亚洲杯预选赛出线?就这么点志向,需要你朱广沪当教练吗,谢主席都可以啊!
不是说不能输给伊拉克,不能不胜新加坡,而是从比赛的内容和过程来看,实在输得窝囊,平得丑陋,看不出一点建设性的、积极的东西来,可以说完全暴露了朱广沪这个本土“精英教练”的命门:防守至上、进攻乏术,胸无大志、小富即安。朱广沪当年能够率领深圳队在乱世中超夺冠,靠得就是防守反击的法宝,防守坚固,反击犀利,一招先,吃遍天。再盘点一下朱广沪在国家队执教以来的所有比赛,可以发现打得最好的几场就是欧洲拉练时对阵爱尔兰,以及世界杯前对德国和法国的热身赛,因为对手强劲,朱广沪拿手的防守反击就有了用武之地,球虽然输了但还像那么个样;反之当遇上龟缩防守的巴勒斯坦、新加坡这些弱旅时,朱广沪就没辙了,球虽然没输但无论是比赛的过程还是结果都让人诟病。而面对日韩、伊拉克这些亚洲劲旅,又想赢怕输,攻守首鼠两端,最终还是难逃输球厄运。
足球运动的本质就在于进攻,没有进攻,足球就失去了生命,防守再好又有何用。像上届世界杯,阿里汉的国家队在整个预选赛中就只丢了一个球,就提前和世界杯说再见了,谁叫你连香港、马来西亚都赢不了几个球。国外教练早就断言,中国本土教练不知道怎么进攻,作为本土教练中的佼佼者,朱广沪同样难以突破这个瓶颈。且不和世界强队比,就对比一下克劳琛带的中青队,就可见朱广沪的进攻战术有多么单调、多么贫乏,如果没有郑智的即兴发挥,偶尔中路突破分球,就只剩下底传中,中路包抄了,连新加坡都可以防死你。虽然老朱也极其重视任意球战术,但收效几乎为零,这也不能不让人对他的训练手段和水平表示怀疑。可以说现阶段,本土教练的战术素养和执教能力,尤其是关键时刻缺乏放手一搏的魄力,都注定了他们不可能给国家队带来什么质的突破,只会在各方的质疑声中自我怀疑、自我否定难以自拔,最后浑浑噩噩、自暴自弃,留下千古骂名。戚务生、沈祥福是前车之鉴,朱广沪仍然难免重蹈覆辙。
靠一支亚洲杯预选赛出线几乎都成问题的国家队去冲击世界杯,无异痴人说梦,不要说如何去面对日韩沙伊澳这些虎狼之师,可能又会像上届世界杯一样,预选赛就折戟沉沙,连最后决战的资格都没有,越浪费掉四年光阴。国奥尚且可以依靠地主之宜,直接入围奥运会,有无主帅估计都是止步小组赛的命(这支国奥高开低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但国家队如再不及时改革,及时应变,那就让我们提前和南非世界杯说再见吧。
后一篇:莎娃再封后,谁说美貌只能当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