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2010-02-16 16:18:02)
标签:

星座

甲骨文

十二

地支

月将

分类: 天文、道家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2010216日字数:1965

2013718日 07:03:57字数:5758

 

本文是《十二地支十二宫源流考》续集。 

【提要】:

十二地支文字的起源是太阳过宫十二星座图案。

【正文】

 

1.十二地支文字集解:

 

子:

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入,以称。

徐锴曰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人承阳,故以称。又广韵息也。

增韵嗣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

《律书》:“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

《律历志》:“孽萌于子”。

子为阳气初生之所,万物滋之,人为万物之灵,故假借以为人之称。象形,象物滋生之形,又象人首与手足之形也。

子在正北方,其卦为坎卦,坎为耳,聆听黄钟萌动之声。其时冬至,亦主夜半子时。古之君王,坐北向南,向明而治。

 

 

 

丑:

《说文》曰:“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日加丑,亦举手时也。”注云:“十二月阴气之固结已渐解,故纽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丑曰赤奋若。

淮南子·时则训招摇指丑。

前汉·律历志孳萌于子,纽牙于丑。又神名。

山海经女丑之尸。

六书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絷之。象形。因声借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又丑象子初生举手。

《后汉书·陈宠传》:“十二月阳气上通,雉句、鸡乳,地以为正,殷以为春。其字象人举手有为又者手也

但是,其时寒气正盛,未可未也,然人心万物思奋之际,不可不察。丑为东北,于时大寒,于卦为艮卦,艮为手,成终成始、运筹帷幄,可不慎乎!


 

寅:

说文“寅,髌也。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也。象不达髌寅于下也”。

徐曰髌,斥之意。正月阳气上锐,而出阂于宀也。臼,所也,象形。今作寅,东方之辰,一曰孟陬。

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又玉篇演也,敬也,强也。

书·尧典出日。

寅,敬也,以礼接之。出日,方出之日。盖以春秋之旦,朝方出之日,而识其初出之景也。又舜典汝作秩宗,夙夜惟寅。

《律书》:“寅言万物始能焙虫寅然也”。

前汉·律历志引达于寅。

《淮南子·天文训》:“斗指寅则万物虫寅”。

《晋书·乐志》:“正月之辰谓之寅,寅,津也,谓物之津途”。注云:“正月阳气欲上出,如水泉欲上行也。虫寅之为物,诘诎于黄泉而能上出,故其字从寅”。

正月之时,阴气尚强,阳气不能径,故寅字上覆,象阴上强,更象阳气离黄泉欲上出。正月立春,其卦为艮卦,乃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丑为止,寅则欲行,三阳开泰,行之必矣,然不可操之过急。

 

卯:

说文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天门。

徐曰二月,不能制,阳冒而出也。天门,万物毕出也。又广韵辰名。

尔雅•释天岁在卯曰单阏。

《律书》曰:“卯之为言茂也,言卯”。

《淮南子·天文训》:“卯者茂,茂然”。

《释名》曰:“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盖阳气至是始出地”。

晋书•乐志卯,茂也,谓阳气生而孳茂也。

韵会俗作夘,非。 

(戼)说文卯本字。与丣字上画连者有别。丣音酉。

六书正譌戼,辟户也。从二户,象门两辟形。因声借寅卯字,日出物生之象。

段玉裁云:“十干十二支之字皆系古文字,非后人所能造。”确为精审。段氏进而指出:“卯为春门,酉为秋门,尤显明”。丑寅为止,卯则行也,阳气行。

 

 

辰:

说文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

释名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又时也。

书·皋陶谟抚于五辰。谓五行之时也。又日也。

左传·成九年浃辰之闲。自子至亥,十二日也。又岁名。

尔雅·释天太岁在辰曰执徐。又三辰,日月星也。

左传·桓二年三辰旂旗。日照昼,月照夜,星运行于天,昏明递匝,民得取其时节,故三者皆辰也。又日月合宿谓之辰。

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辰,日月所交会之地也。又北辰,天枢也。

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

巳:

说文已也。四月阳气已出,气已藏,万物皆成文章,故巳蛇,象形。

史记·律书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

前汉·律历志振美于辰,已盛于巳。

释名已也,如出有所,毕已复还而入也。

玉篇嗣也,起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又韵会上巳,节名。

又《韵补》古巳午之巳,亦读如已矣之已。《增韵》阳气生于子,终于巳。巳者,终巳也,象阳气极回复之形,故又终巳字。今俗以有钩挑者终已字,无钩挑者辰巳字,是盖未知其义也。

我们从象形字中可见,其笔画以蛇象之,长而盘曲垂尾,其形象蛇。因为蛇属冷血动物,入冬后开始冬眠,直至来年立夏之后阳气大盛,阴气已藏之时,随时而动。者,用也,可以施行作为也。《周易》月卦为“乾”,阳气大盛而出,至阴之物——蛇,触大阳而复苏,结束了冬眠期,故日“巳蛇”。

 

 

午:

说文牾也。五月气午逆,阳冒地而出也。徐曰》:五月阳极生。仵者,正冲之也。又辰名。

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淮南子·时则训斗五月指午。又广韵交也。

韵会一纵一横曰旁午,犹言交横也。

《律书》曰:“午者,阴阳交,故曰午”。

《淮南子·天文训》曰:“午,仵也。阴气从下上,与阳相仵逆也”。

天地阴阳法则,四月纯阳,五月则一阴从下冒出,逐渐逆而排阳而上,所以造此字以象阴阳交会之状。又,纵横交会谓之午,一纵一横午,故午字为人下一十字也。牾,逆也,顺行不遇,逆则相交也。

五、互、午,三字同源。

 

 

 

未:

说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之形。

尔雅·释天太岁在未曰协洽。

礼·月令注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汉·律历志昧薆于未。

释名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犹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复姓。见李淳风·乙巳占

《说文》曰:“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

《律书》曰:“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淮南子·天文训》曰:“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

老即死也。老则枝叶重重叠叠,故其字象形之。此时为九宫之坤卦,万物皆成,故《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言大地母亲,覆载包容万物,正所谓“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申:

《说文》曰:“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

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

释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束之,使备成也。

史记·律书七月也。律中夷则,其于十二子申。申者,言用事,申贼万物。又重也。

《律书》:“申者,言阴用事,申则万物,故申”。

神,即身也,阴气至申而成体,故五行之水土长生在申,从此阴气日盛一日。此时《月卦》为否卦,三阴已成,阳气日下,阴气日上,万物肃杀之时也。
 

酉:

说文》曰:“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也。酉,古文酉,从酉,卯为春门,万物巳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之象也”。

徐曰》:就,成熟也。丣春门,万物已出。酉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

《律书》:“酉者,万物之老也”。

广韵饱也,老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酉曰作噩。

史记·律书八月也。律中南吕,其于十二子酉。酉者,万物之老也。

淮南子·天文训指酉。酉者,饱也。律受南吕。又时则训仲秋之月,招摇指酉。

释名》:“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于《易》兑。:“大暑种黍,至八月而成,犹禾之八月而熟也”。

许慎对酉字注释,本乎易理,极为贴切。洛书八宫,卯为震宫,仲春二月,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故日“卯为春门”。酉为兑宫,仲秋八月,万物摇落,兑西方也。酉字为西字加一,象征天元一阳内收,故曰“酉为秋门,万物已人,一闭门之象也”。

内经·素问》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收藏,皆一元四时变化规律而已。

酉者,秀也,阳内收则物成,所谓果熟蒂落,无须养分也。果实内秀,故兑为悦,丰收而欢悦。

 

戌:

说文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戊,盛于戌,从戊含一。

尔雅·释天岁在戌曰阉茂

前汉·律历志毕入于戌。

《律书》:“戌者,万物尽灭”。注曰:“火死于戌,阳气至戌而尽。九月于卦为剥,五阴方盛,一阳将尽,阳下人地,故其字从土中含一”。   

《淮南子·天文训》: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

戌字从戊从一,是说戊为土,为中宫,中宫即土德。而一指天一之阳也,戊中含一,天一自在其中,生生不息之象,《易》曰“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在其中”,此之谓也。

 

亥:

《说文》曰:“亥,亥也。十月微易起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也。一人男,一人女也。《春秋传》曰‘亥有二首六身’。亥为豕,与豕同。亥而生子,复从一起”。 

《释名》曰:“亥,核也。收藏万物,核取其好恶真伪也。”注云:“亥也者,亥根也,阳气根于下也。十月于卦为坤,微阳从地中起接盛阴,即壬下所云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

前汉·律历志该阂于亥。

唐书·礼乐志吉亥祀先农。

元史·祭祀志黑帝位亥。又姓。晋亥唐。又豕亥。

亥字上面之“二”,谓古文之“上”,言阴在上,二为地数,亦即阴数,故主阴。“二”之下二人,一人男、一人女者,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关于“二首六身”,二画为首,六画为身。

亥为猪,豕即猪也。故亥为豕。《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亥即终也,终则复始一也,故曰“亥而生子、复从一起”,言癸亥之后,甲子接续,十干、十二支相配的六十花甲如此循环不已。

 

2.十二地支天文溯源:

从以上十二地支文字集解不难发现,十二地支本为天文符号。

十二地支最初来源于太阳日缠过宫即月将,以后用于干支计日,斗杓月建,十二时辰计时等。

《钦定协纪辨方》日缠过宫论:日缠每月中气过宫。雨水日缠亥宫初度,是为娵訾之次;春分日缠戌宫初度,是为降娄之次;谷雨日缠酉宫初度,是为大梁之次;小满日缠申宫初度,是为实沈之次;夏至日缠未宫初度,是为鹑首之次;大暑日缠午宫初度,是为鹑火之次;处暑日缠巳宫初度,是为鹑尾之次;秋分日缠辰宫初度,是为寿星之次;霜降日缠卯宫初度,是为大火之次;小雪日缠寅宫初度,是为析木之次;冬至日缠丑宫初度,是为星纪之次;大寒日缠子宫初度,是为元枵之次。故月将正月在亥、二月在戌、三月在酉、四月在申、五月在未、六月在午、七月在巳、八月在辰、九月在卯、十月在寅、十一月在丑、十二月在子。月建视节气,斗杓也。月将视中气,太阳

 

十二星座即是太阳过宫之日缠(月将)。

以下是西方十二星座与中国十二月将(十二次)甲骨文写法的对应。

 

 

1、雨水日缠亥宫初度,是为娵訾之次:

亥,雨水,2月19日——3月20日,双鱼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把双鱼座图案逆时针旋转90°,便得到与亥字甲骨文相似的图案。

亥字甲骨文: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2、春分日缠戌宫初度,是为降娄之次:

戌,春分,3月21日——4月19日,白羊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把白羊座顺时针旋转90°,便得到与戌字甲骨文相似的图案。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戌字甲骨文,右边一竖,两端有两个短横,完全符合胃宿和娄宿相连的形象。左边的三角形正是左更。
 

3、谷雨日缠酉宫初度,是为大梁之次:

酉,谷雨,4月20日——5月20日,金牛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金牛座即毕宿,将毕宿顺时针旋转45°,便得到与酉字甲骨文相似的图案。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4、小满日缠申宫初度,是为实沈之次:

申,小满,5月21日——6月20日,双子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井宿是双子座的主要组成部分,井宿逆时针旋转60°,便得到与申字甲骨文相似的图案。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5、夏至日缠未宫初度,是为鹑首之次:

未,夏至,6月21日——7月21日,巨蟹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巨蟹座形似一个人四肢张开的样子,未字甲骨文也是如此,只是稍微复杂一些。

 

6、大暑日缠午宫初度,是为鹑火之次:

午,大暑,7月22日——8月22日,狮子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狮子座由于位于三垣之太微垣右执法以及轩辕,取狮子座下边紧邻的张宿和星宿。

把张宿和星宿顺时针旋转90°,便得到甲骨文午字的形象: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后来,午对应的属相为马,马与狮子相近。


 

7、处暑日缠巳宫初度,是为鹑尾之次:

巳,处暑,8月23日——9月22日,室女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由于室女座位于三垣的太微垣,取室女座下邻轸宿。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轸宿与左邻平恰好组成了甲骨文巳字。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后来巳的属相为蛇,而轸宿下邻西方星座长蛇。 

 

8、秋分日缠辰宫初度,是为寿星之次:

辰,秋分,9月23日——10月22日,天秤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只要把天秤座逆时针旋转90°,便得到甲骨文辰字。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9、霜降日缠卯宫初度,是为大火之次:

卯,霜降,10月23日——11月21日,天蝎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天蝎座与二十八星宿的房宿、心宿、尾宿对应,唯有房宿最靠近黄道,房宿两侧的东咸与西咸恰好组成甲骨文卯字。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10、小雪日缠寅宫初度,是为析木之次:

寅,小雪,11月22日——12月21日,人马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人马座又叫射手座,看甲骨文寅字多么象拉弓射箭啊!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11、冬至日缠丑宫初度,是为星纪之次:

丑将,冬至,12月22日——1月19日,摩羯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把摩羯座沿黄道逆时针旋转60°,便得到甲骨文丑字。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西方摩羯座与中国牛宿同宫,这或许是丑为牛的来历。

 

12、大寒日缠子宫初度,是为元枵之次:

子将,大寒,1月20日——2月18日,宝瓶座: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把宝瓶座顺时针旋转90°,便得到甲骨文子字的形象。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总结】

据现代天文学,春分点在公元前4400至2200年在金牛宫,公元前2200至公元1年在白羊宫,公元1年至现代在双鱼宫(营室、东壁)。所以流传至今的十二次十二月将的创立当在公元前2200年以后,最早的时间是尧舜时期,而如果《水书连山易》确实是夏朝《连山易》的遗存的话,根据水书十二地支文字与甲骨文相似的情形,断定流传至今的十二次十二月将创立于夏朝是可能的。

而尧舜禹时期的历法是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到夏启之子太康失国,后羿专政才开始使用一年十二个月的太阴历(此即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源头)。夏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启在位9年,太康实际在位2年,所以在公元前2060年左右太阴历开始启用。

所以十二次十二月将最早使用于公元前2060年左右。

亚述学专家吴宇虹认为:“根据目前的证据,我们知道两河流域将周天分成12区并对应一年12个月的实践不会早于公元前1200年”,而在此之前的公元前1500年的殷商时期,十二地支已经与十天干(太阴历与太阳历的整合)组合为60甲子。

因此,西方巴比伦黄道十二宫,十二星座很可能是源于中国,在商朝由商人传播到巴比伦,巴比伦给十二宫重新命名为十二星座,后来传播到埃及、印度,到隋唐时期随着印度佛法的传播,黄道十二宫十二星座“出口转内销”,又回到了中国。

 

【相关文章】 

十二地支十二宫源流考(文/李守力) http://lishouli.blog.hexun.com/37154627_d.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