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佛法净土观音佛教 | 
 
冯冯居士,上世紀 60 年代臺灣重要作家,曾以天眼通闻名于世。馮馮于2007年4月18日週三在臺北新店慈濟醫院往生,享年76歲。
本名张志雄的冯冯,现名冯培德,是旅居加拿大的佛法修行者。
http://photo6.hexun.com/p/2007/0602/100934/b_0B022149E9B4F31BF26D08EDB1658CF8.jpg
  
虽然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和各种生计烦恼,冯冯以其天赋,长期刻苦自修,通晓十种语言,16岁时,即以法文创作短篇小说《水牛》而开始在国际文坛崭露头角。曾获得两个国家的元首接见。两年后,以其畅销长篇小说《微曦》而荣膺国际青年商会举办的首屈『十大杰出青年奖』。
然而就在名利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远遁加拿大,改名隐居,侍奉老母,过起艰辛贫寒的生活。
  
他曾拜于宣化上人坐下,与虚云老和尚等诸多高僧大德都有深厚法缘。
在佛教创作方面,因其天赋异禀,陆续著有《夜半钟声》、《禅定天眼通的实验》、《天眼、法眼、慧眼的追寻》、《太空科学核子物理学与佛理的印证》、《空虚的云》(虚云老和尚长篇传记)、《从巴西来的小男孩》等书,并且有不少为人称颂的神异事件,在港台、东南亚、北美,等地影响很大。
冯冯从小也画艺非凡,甚至可以遥感到访客容貌并画下来,令人称奇。
  
他自幼对音乐充满向往,虽然经受生计困扰和无情的嘲讽,但靠着自己不懈的自修和努力,其作品终于获得成功,其佛教圣乐感动许多人热泪盈眶,有震撼灵魂的力量。大型芭蕾舞曲《雪莲仙子》编曲极其复杂,甚至用了一些罕见乐器,97年在莫斯科联邦乐团和芭蕾舞团的演绎下获得轰动,因此获得俄罗斯卡尔诃音乐学院颁发的作曲家博士学位。
  
他是美国荣誉公民,亦被不少音乐大师誉为二十世纪最后的音乐天才。
  
  
可是这背后的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可以体会。清贫的他连五线谱都没有,要靠自己画线,作品出来后又经历各种嘲讽和四处碰壁的多舜命运,多年后才得缘发行。后面会有相关的感人经历和奇缘。
  
  
冯冯居士凭着自修,在文坛、乐坛、画坛、宗教界、甚至折纸艺术都拥有非常的成就和名气。他却从不贪恋名利、不依权贵,人格高尚,始终都清贫、隐居、独身与清修,简单知足的生活。 当今世间,这样的传奇人物恐怕不多了。
冯冯居士追思音樂會视频:
http://v.blog.sina.com.cn/m/1295168010
1990年10月,捐獻尼泊爾法王所贈佛陀舍利子十顆,與班禪喇嘛贈予後藏日喀則喇嘛宮的法寶之一「佛骨瓔珞」108顆,為慈濟醫院籌款。
http://www.geocities.com/slheng/t0.html
 
冯冯居士文选:
学佛先学慈悲(我的天眼服务缘由)
http://post.baidu.com/f?kz=139495166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