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份豪迈的浪漫-----《王艺诗歌集》自序

标签:
杂谈 |
浪漫不仅仅是送鲜花、泡酒吧,浪漫也不只是两个人或是一大堆人才有的。一个人的浪漫才是真正的浪漫。在人生道路上,没有浪漫作陪的人永远是孤独的。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亲人,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人你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他独处时的浪漫。即使一方普通的池塘,浪漫气质的人可以读出丝丝雨愁,淡淡荷香,声声蛙鸣,漫漫月光,其实在俗人那里就是一个水塘而已,而已而已,连死水的评价都不会给;因为看出那是死水的,至少是鲁迅。
浪漫不是先天带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修炼。诗的浪漫,音乐的浪漫,农耕的浪漫,茶禅的浪漫,甚至叹口气骂个人都可以浪漫。很多浪漫与钱无关,因而浪漫是最简单,最低调、最省碳的生存方式。在你下班回家路上,突然跳跃那么一下,这有什么难呢?
我们因为不够浪漫,才把浪漫作为一种奢侈品,一种稀有罕见而昂贵的东西。寻找浪漫便成了一种假设了很多前提的专门过程。
浪漫是一种心里感应,是一种境界。我们无法规定什么场景什么状态就是浪漫。如同因为我们生活中缺少幽默,便需要就坐于剧院听周立波、郭德纲;如果我们把生活戏剧化,生活中处处都是段子,那一定是在搞怪;如果我们多少有些自嘲的底气,那么生活中就会有快乐,或者说你能体会到快乐:这就是一种浪漫!把平淡的日子加盐加糖加醋加苦,都是一种浪漫。平淡是一条直线,稍稍添加些什么可以使之波动,就有些意思;太多的刻意为之又有些造作。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是过山车的做法,浪漫的度量一定是以自己的忍耐力为前提的。浪漫是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味精,少了寡淡,多了害人。
一花一世界。读一朵花以悟些生命的道理,花就浪漫了,人也就浪漫了。没有这种心态,非得追求物质的满足,即便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也未必就能开心;或者非得追求虚无,一百个看不上,“神马都是浮云”,浪漫也就无从说起。
浪漫是现实生活中愁苦与快乐的平衡。浪漫不是万能的,没有浪漫是万万不能的。在现实生活中,多少生死离别、喜怒哀乐,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能消化担当;有些抱负,有些寄托,有些浪漫,才不至于崩溃、不至于纠结。
体现中国传统文人浪漫的主要形式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而且以诗最为主要,最为直接。无论是物质匮乏、民生涂炭,还是盛世明君、歌舞升平,文人无不借诗以言志,或叹息若杜工部,或大美若李太白,或激愤如龚自珍,或壮志若文天祥,或哀怨如李清照,或思乡如余光中。
如果说写诗是中国文人最经典的浪漫方式,那么读诗则是这种浪漫的传承和铺叙。子有过庭之训,曰:“不读诗,无以言”。尽管这里所说的“诗”特指《诗经》,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一句话的扩大理解。
当下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已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纷繁嘈杂的城市中,喧嚣此起彼伏,宁静的片刻成为奢侈;在硝烟弥漫的网络,愤懑你来我往,淡定的瞬间已无可能。禁锢和约束鞭挞了我们的灵魂,弱化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其实,拨开乌云密布的心田,你我都渴望一片放飞的蓝天。柔弱的哪一窝泪水,会不经意间流落在被世事沧桑无数次耕耘过的那张脸上。打动您的,也许就是那几句或浅浅吟唱或豪迈怒吼的几行诗里。找一个让自己变得柔弱的机会,您我本是微不足道的尘埃;找一个让自己心酸和惆怅的理由,您我都已被现实麻醉;找一个让自己放声高歌的平台,您我的心都已锈蚀得太久太久。读一两首诗,就当是一次无关生死、不关痛痒的恣意妄为!
在诗意的栖居里去消解现实生活的烦恼与紧张,留住我们曾经的那份诗人般的烂漫和天真,给心灵打扫出一片湛蓝,给诗歌珍藏出一方天地,这就是最浪漫的一种表达。
是为序。
王
庚寅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