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从不相信捡漏之类的鬼话。拣漏的念头一冒,立马就拣到了倒霉的水龙头开关,就会被淹被呛。这种交学费的事儿大家都不说,似乎满大街都是漏,结果是满大街收藏的人被呛得肺气肿。我宁可相信收藏是一种缘分,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奔命去追也没有用。
潘家园市场刚开那会儿,只有周六周日市场才开放。有一天傍晚的时候我从潘家园过,看到一个拎着黑塑料袋的老者站在墙根,天下着小雨,老者没有雨具,已淋得很狼狈了。我停下车来,问老者要卖什么东西,老者说不知道只有星期六、星期天才开市场,拎了一袋地契,没法卖。我问老者,想卖多少钱,老者说给个来回路费就卖。我连打开塑料袋都没有,只觉着那老者很遭罪,搜遍全身所有,大概四五百块钱,交给老者。老者连声道谢,并说有三百块钱就够了,来回路费也就百十块钱。我说拿上吧,找个地方住下来,吃顿热菜热饭吃了就回去吧。老者再谢。
后来,那个黑塑料袋被我随手仍在办公室,也没有打开过。
十年无话。
二零零六年底整理办公室的时候,把这个黑塑料袋打开,看了看,确是地契,乱七八糟的一捆,就交给助手送到琉璃厂托裱装框,准备用作办公室走廊作装饰。
后来助手说,您可拣了个大漏。
原来这地契自乾隆年起,至解放初止,是几个家族土地卖买的详尽记录,而且连契税票都是完整的。
额的神。
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一种缘分。
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于伴山书房
附:伴山书房收藏之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