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面团有多种玩法,可以发酵做洋面包;也可以摊平了做大饼;玩得雅致些也可以调些色彩做面塑。但一个人的教育似乎就只有课堂教育这一种模式。
于是乎不论孩儿们是心存远大志怀高远的高仕,还是淡薄名利低调生存的闲人,抑或是仗义江湖提剑行走的侠客;更甚至是玩笑人生、恶搞世界的怪才,大家统统都一勺烩被囚到一个笼子里接受课堂教育。
无论是教育当局,还是学生家长,不看现今世界已是多元选择的社会现实,在良好愿望的驱使下,把孩儿们送往教室。有的去学习,有的去捣蛋。
捣蛋捣过了头,就说是震撼。学习学过了头呢?要是网上来一条认真学习的高考冲刺画面我们是否就不震撼了呢?
在教室里坐了十几年,却连对人(包括老师)的基本尊重都丧失殆尽,不能不说教育体制出了毛病。
这种捣蛋的孩子不如早些放到社会上去,让他们耍大些,或许就真的耍大了,窜出几个“人才”,或许就要玩蛋了,让强人揍得屁声连天;或许就到另一种地方好好学会安静下来。
反正别再把这些捣蛋的孩子圈到教室里。那不是他们呆的地方。教室里还有想学习的孩子呢。
别提“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这种话。是个生产过程都有废品。废品可以回炉,可以派点儿别的用场,用对了,也能顶事。
这个戴耳环的捣蛋孩子骂人水平较高,有一定的表现欲,只是欺负一个老实得可怕的老师,有点大材小用。后来又三五个人打一个人,也有点不仗义。
要给这种孩子派点儿用场,也挺难为人的。
想得头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