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
World》是80年代Tears for
Fears乐队著名的单曲,后来被用在电影《Donnie
Darko》(死亡幻觉)的片尾。旋律和歌词简单而有深意,低沉神秘,弥漫着忧伤。镜子已经做过翻译了,我就谈谈对这首歌词翻译的理解。
第一段原文:
All around me are familiar faces/Worn out places, worn out
faces
Bright and early for their daily races/Going nowhere, going
nowhere
And their tears are filling up their glasses/No expression, no
expression
Hide my head I want to drown my sorrow/No tomorrow, no
tomorrow
镜子的翻译:我的周围是些熟悉的面容/疲惫的世界,疲倦的脸
为了每日的争夺他们起个大早/却不知要奔向何方,奔向何方
此刻他们的眼中充满泪水/却没有表情,一片茫然
我深埋头颅,想要忍住悲伤/奢望明天,哪有明天
可以看出原词里后半句都是反复咏唱。在歌曲里伴随着旋律这样很动人。但是因为翻译后的文字并不是要契合旋律来唱的,所以如果直接像原文那样反复就有些多余了。所以镜子翻译的时候很聪明地把一句话的意思拆成对称的两句话,既保持了节奏,又不失于平板。
有一句“Bright and early for their daily
races”。
1,Bright
and
early是习语“起了大早”的意思,镜子把这个用到了翻译里,意思是对的,但是似乎有点直白。我觉得倒不如直接按字面翻译:清晨。因为原文中这句是有着怜悯和嘲弄的意思,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么bright的时光,人们却黯然地忙碌,盲目地追逐,可以加强一点对比效果。
2,"race"这个词,有赛跑、竞争、疾走等意思。在这里从后一句(going
nowhere)可以看出,这是关于方向的问题,我觉得相互“竞争”的意思并没有那么重,更没有提到“斗”。由于这是对生活状态的描述,我觉得用“奔波”似乎合适一些。
所以我想这句话可以这么翻译:“清晨他们便开始每日的奔波”。
第二段原文:
And I find it kind of funny/I find it kind of
sad
The dreams in which I'm dying/Are the best I've ever
had
I find it hard to tell you/'Cos I find it hard to
take
When people run in circles/It's a very, very/Mad
World
镜子的翻译:在一些梦中我正在死去/我最好的梦境是我梦到了死亡
我发现这是一种乐趣/我发现这是一种悲伤
可我很难向你讲述/因为我不想让你绝望
人们在一个圆圈里奔跑/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非常,非常
1。对前两句的翻译,可以看到,镜子可能是觉得开始便说“我发现”的这个结论有些突兀,所以把现象--关于梦境的那个句子--放到了前面。我觉得这样处理也满好的,上来说过了“我发现”之后,不太容易表达出下面的句子就是“我从何发现的”。不过我觉得这个“我发现”只是引领所用,有些像古汉语里面的“盖如何如何”。所以我这样处理:依旧按照原文的顺序,把“我发现”改作“你看”,这样子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出下面的句子。
2。第一句中funny一词,有趣可笑的意思。那么究竟是有趣还是可笑呢?如果按照镜子说的“这是一种乐趣”,就是有点“乐此不疲”的意思。而“可笑”,则是有嘲讽的意思。按原文看来,funny说的是“死亡之梦是最好的梦境”这件事。那么应该是用“可笑”来自我嘲讽,而并非觉得这是一种乐趣。
3。"When
people run in circles",看到这句话,可以想到什么呢?
想到在滚筒中挣扎着要向上爬,直到力竭的小老鼠,想到《白马啸西风》里让人长途跋涉却不停地回到原处的大漠......这样就明白了,这句话也是在描述一种生存状态:是因为人们的盲目无方向,所以不停的奔波只是回到起点,还是因为在这荒诞的世界里我们根本无论如何挣扎最终也只能回到原处?所以我认为"in
circles"是"run"的方式,而不是"run"的处所,run in
circles,即通常说的“兜圈子”。
所以我的翻译是这样的:
你看这多么可笑/这又是多么悲凉
我经历过的最好的梦境/便是梦里我即将死亡
这太让人难以承受/所以我无法告诉你真相
当人们的奔忙只是在不停绕圈/这世界是多么,多么/疯狂
第三段原文:
Children waiting for the day they feel good/Happy Birthday, Happy
Birthday
Made to feel the way that every child should/Sit and listen, sit
and listen
Went to school and I was very nervous/No one knew me, no one knew
me
Hello teacher tell me what's my lesson/Look right through me, look
right through me
镜子的翻译:孩子们期盼着那快乐的日子/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试着感受孩子们的方式/坐下倾听,宁静安详
走进学校我非常紧张/喧闹的人群,陌生的心脏
你早老师告述我什么是今天的课程/看着我,透过我的胸膛
这是最费解的一段了。译文忠实原文却同样费解。从孩子的快乐到孩子的方式到学校老师课程,是什么逻辑关系呢?为什么要紧张?我开始的想法是和镜子一样的:这是讽刺,讽刺感受呆板僵死的教育方式----坐下听话等待灌输--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特别是第二句用了被动:"made
to
feel"。似乎是被强迫的。可是从第二句后,主语就不再是“孩子”而是“我”了。而已经不是孩子了的我为什么要去学校上课呢?
我想了一下,有另一种解释:孩子是纯净而快乐的,他们乐意与自然沟通,仔细倾听。而“我”懂得成人世界的荒诞和自以为是,于是想要去学习以孩子的方式去感受世界。
或许可以这样解释了。
这首歌在夜晚独自听来,竟有种揭开尴尬荒诞的处境,看到真相时的恐惧。于是试着用中文表达这种感受。镜子的翻译我一早读过,翻译得很好,所以自己翻译的时候总是想到他的翻译,干脆就自己不写了,直接来看他的。品菜总比做菜容易,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