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篇关于《1874》的感想。

(2006-02-16 10:37:42)
分类: 日记

偶然在一本以忧伤为基调的杂志上,看到这首歌,以诗的形式刊发,底下一行小字标注着——歌手:陈奕迅。
不管作为一首歌还是一首诗,它无疑都是忧伤的。
我从未听过这首歌,对于陈奕迅,也从不特别留意。但这首《1874》,在刚一看到的那一刻,就以声音以外的别种形式,在我心底里盘桓缭绕不去。

不久前和一个男子,去了KTV。我特意寻了这首歌来听,来看。并不特别出众的声线,算不上英俊的模样,却没有防碍陈奕迅淋漓尽致的演绎。追光灯照出了他的声音,以及眼睛里闪耀的那份张狂,执着,和顽强。高昂且坚定的音浪里,并无太多我原先感觉的忧伤,却也并没有让我失落。
只是身旁的男子有些索然的样子。他听不懂粤语,更不会知道,这首歌与我的心底,有着怎样难以言表的缠绕。于是我按下停止键,没有再听下去。
这个男子,是我正爱着的人。只是却,不是等我爱的人。尽管,他出生于1974,我也非来自1874,并没有相差了百年,相去了别的时代。
错误的是,我们都非彼此绝配的恋人,并没有于前生约定了,今生陪对方来。
惟一样的是,我们都不过是虚构的角色,都那样,寂寥地,生于同一时代。

因为某个偶然的玩笑,他于2004年最后的时刻,走下虚拟的网络,具像成一个英俊的,文质彬彬却又傲气非凡,充满质感的清朗男子,向我缓步而来。
这个年代,玩网恋,是不是太过落伍且俗套?可他说我们不算网恋,我们是见面后才开始的。
他这样说的时候,我在心里轻笑:那么是什么促使了我们的相见?分别后除了网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维系?
而当这虚拟的网,再也网不住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当初注定了我们隔着无限空间仍然相互吸附的,如今已日渐稀薄的气体(缘份是它的别名吗?),我们可否逃的过关于网恋的约定俗成的结局?
又或者,我应该,把与他之间的一切,只看成是一场,以网络为媒介的,艳遇?
只是,这些问题,我从未向他提及。我不忍,也不敢看他无言以对的样子。何况,这样的咄咄逼问,除了能显示我的虚弱和卑微,有何意义?

我不信命,却信世事皆偶然。倘若一年前我不因一时无聊,在论坛里摆弄一些莫名其妙不着边际的文字,又怎么会与他遇见?
无可逆转的已然相遇。所以我相信我无力去改变这偶然间的注定,注定了的我爱,注定了的他不爱,或者,不那么爱。我也只能相信,某一天某一刻,偶然间,我可以,再想不起,他的模样。
这首《1874》,一首忧伤的,坚定的关于等待和错过的歌,那样赤裸而尖刻的明示了,我原本假意不知的与他之间的无谓等待的距离。我们的错误,并不在于年代。
这个出色优秀到极至的男子谦和内敛的外表,并不能掩饰他偶然爆发式的毫不留情的尖锐和直率的骄傲特质,那种隐性的张扬和自我,以及一些些狡猾的嘲讽。自然,他有如此的资本。
而我,一个普通寻常却又自视清高的凡尘女子。自卑,却不以此为耻,因明了自卑才能自知,知可为知不可为,才可以自尊。才可以不陷自己于卑微的境地。
即使,以爱的名义——爱到卑微,太可悲且可耻。

那寂寥,那寂寥。。是致使我如今沉溺的缘故吗?而他,也是一样的吧,因为寂寥,只因寂寥。。所以我,原谅,自己。
想起他在我身旁孩童般安睡的样子,嘴角漾起的似笑非笑的弧度,我的心便无可歇止地陷入柔软。
因此当他告诉我他只崇尚那些自由,简单,毫无牵绊,无须完美的爱情;当我看着他在网络那端以他喜欢的方式和别人相守,我都再没有了曾经的那种深入骨髓的隐痛。
我只是有些可笑,有些自以为是地期望,能有一个女子,可以令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内心平静,心跳平稳。
即使,这个与他绝配的恋人,不能是我。

他与我,其实也同属一类人吧。也许都怀着对生活失望,或者无望,或者不信任的情绪。对我们所迷恋的东西,仍下意识地保持一种离间的,疏远的观望态度。都不愿意被侵占,被无休止地打扰。
但性别,或者心理,生理上的差别,注定了我比他软弱,一旦被偶然撞入错误,便不能自主的沉溺。
因为我始终无法去相信,有谁真的不想要一份完整的,健康的,即使渺茫仍值得去期待相伴终老的爱情。
至于他会沉溺于什么,我不明白。
我只知道,这场与他有关的爱情的奇异战争里,我毫无胜算。那些诱人城池,是别人的坚守,并未原定了属于我。
那又何必开局,何必粉身。我亦,有我的坚守。虽然,即使直到,2074。
至少我还有这首,《1874》。我还可以有,与他于同年代中的,同生,共死。

当这首我未记住旋律音调的《1874》,一遍一遍的在我心中缠绕的时候,我也想,对他唱起这样一个祝福,或者诅咒:
愿在某一天
那个原定了 今生陪你来的 绝配恋人
终于邂逅你 看守你 一起老死

月之暗面   2005-4-13 10:10:00 

 

 

不为什么,反正就觉得很气势磅礴,爱上一个人,若不能生于同一年代,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哀。而早一百年一个世纪的设想虽然过于夸张,我仍深深为其感动。

爱情,其实真的是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吧,如果不是在恰好的时间和恰好的地方,遇到恰好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恐怕也只是一种悲哀,或者很庸俗的说:有缘无份。

其实,宛如我现在的心情,想去到那个远方的城市,即使不能相伴,亦能呼吸同一座城市的空气,同生共死。

csn1215 2004年12月2日, 星期四 11:00

 

换了版头语,是陈奕迅的《1874》。

陈奕迅这首《1874》并不是他的名曲,但很喜欢。听着有一种冷清寂寥的感觉,尤其是副歌部分,像在细雨纷飞的没有人的深秋街头,白描的欧洲背景,落寞怅然的身影,昏黄的色泽。陈演绎很动人深情,又带出一丝落拓与寂寥感,多听几遍就喜欢上了。

歌词也很新颖。笑。我这歌词狂。:(

歌词内容很简单,久没有邂逅心爱,怀疑自己可能与所爱错生在不同年代。

而其实我是将这首歌当一个故事。前世今生。虽然俗套,但正因为俗,证明这样的题村还是很有市场的。

嗯,我是个俗人,我也相信有这种事。一对情人,前生不如愿,约定来生,但不知是神祗恶作剧还是缘份未够,错生在了不同年代。也许某一方在二十一世纪的钢筋森林,历经千帆仍疑惑,再怎么样爱,仍没法到达深处,挑尽燕瘦环肥,填补不了那种模模糊糊想要追寻什么但又无法形容的感觉,总之,永远感到怅然若失。另一个可能在1874,战火蔓延里,等候与寻找自己的前生情人。走过千山万水,见证过岁月沧桑,身随流水,倦意困顿纠缠着她,但这个眼神如水容颜春残喜欢穿着黑衣的孤独女子面对爱慕,只是微笑地摇头,仍在等待,雨临赤地,沙漠开出玫瑰。而她只怕永远也想不到,她的情人,一百年后才出来到这个世界。

百年孤独,开尽荼蘼,一往情深深几许?终究还在芳草斜阳外。

呵呵。

本贴由棠棠于2005年7月10日02:20:36在〖寂寞同归〗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