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集 |
这篇文章我本来没打算写,至少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写。但在公司加班的时候,漂亮的同事MM帮我叫了一杯咖啡,真的是非常好喝,我原来是从来不喝咖啡的,也从这杯美式奶咖开始决定要喝了。有人说咖啡一定要喝纯的,至少不是奶咖这样的杂交品种,但对我而言,关键还是好喝。至于是什么,放在第二关键的位置。
看过一些回忆录。大都有这样的文字:年轻的时候,我怎么怎么……突然我很想感慨一番,但发觉自己只有19岁,完全达不到可以用这句话来感慨的年纪。
回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但有意思不代表会开心,回顾的过程中无可厚非的,必须触及到那些开心或不开心的事。人都容易逃避,有学者说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功能。我相信。
因为这个功能,我们会去伤害人。自觉的,或者不自觉。
今年我伤害了很多人。05年11月里屋发生的事,这可能是我做得到目前为止最缺德的事,远比初中时去砍人,或者去游戏店抢小孩的钱。就砍人而言,我绝对是事出有因,因为我的信条是除非把我惹极了,否则不做这样的事;而抢小孩的钱,我也完全是个凑数的,只是应朋友之邀站在旁边摆位而已。尽管我那时候很缺钱。
事情牵扯的人和事很多,具体在年鉴里可以看到一些。过去几个月了,有兴趣的人可以评论一下究竟谁对谁错。但其实这已经不重要。单从论坛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只要有用户流失,就是有责任的。再从个人角度而言,和曾经的好朋友断交成这样,不断互相伤害,那也是做人失败的表现之一。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刺激有两个。一个是失去了一群朋友,另一个是,也开始对里屋渐渐消失热情。
从02年底入里屋开始,04年2月当管理员,以至到现在,我在里屋呆得也算有年头了。很多人和我一起来的,但现在我已经很少看见他们的ID。或离开,或潜水。我曾经很想努力的回每一个帖,保持对里屋的高度热心,但现在,不可否认的是,已经不可能了。
说得越多,错漏越多。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
沉默的原因,跟11月的事有关,更多的则是其他。那只是一个来因。
2005年,我开始工作,开始重新找到MM,开始接触更多我原来没有接触的人和事。
当我每天看着几百条用户反馈反呆,处理一大堆只能在中国发生的事情然后疲惫的回家,开始有作息的朝九晚六,开始不熬夜,开始一个月碰一次PS2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很装B的说一句,老子长大了。
有时候无限怀念在家的日子。在朋友家和一群狐朋狗友喝酒到2,3点,然后倒头便睡。或者看电影,想什么时候看都行,想看到什么时候都行。想看什么都行。
顺便提提家乡的那个碟商,蛮厚道的一个人,大逃杀D9+D5只收23。要什么碟都给我记下来去进。
顺便再怀念在学校的日子。没钱就伸手要,想逃课就翻墙,晚上有7个贱人可以陪你聊天到大半夜,还可以因为某个理论跟你争得面红耳赤但第二天起来依然借牙膏给你刷牙。
这些已经离我远去了。人在异乡工作,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收敛,无论曾经有多么的锋芒。
因为社会会刺痛你。
里屋这一年也经历着不少的变化。这个定位模糊并且诡异(我只能称其为诡异)的论坛,完全是Mop一手造成的,但这绝对又是好事。定位要那么明确干什么?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谁能玩一辈子游戏其他嘛事都不干呢?更多时候,里屋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朋友圈。或者QQ群一类的东西。
开始明白,理解Mop无为而治的态度。明白和理解的结果就是:原来我这两年也是这么管的。
有很多事,跳远一点看,都是不重要的。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其余的都显得不那么权威。
里屋还在,一切好说。
以下是Blog特加的文字。没有收录于2005里屋年鉴。这叫hidden track 还是叫bouns还是什么来着?
今年对我而言,最大的影响就是工作了,以及MM。
MM是个好MM。是我这么多女朋友以来最好的MM。会家务,会煲很好喝的汤,很会精打细算,甚至我想买花送她的时候都会说冬天花太贵春天再送,以及看电影都会说一百多块可以买很多化妆品了。最关键的是C-CUP,能穿各种衣服,满足我这样的制服控……特别是OL装……
以至于我这样的登徒浪子竟然也萌生出结婚的念头。
但有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甚至超过了我哪里来的几万块钱结婚。
这个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允许22岁以下的男性公民结婚。
等我22岁,得三年。三年啊,人有几个三年?(好象蛮多个……)
三年后我是什么样?流落街头,一事无成?还是开着宝马在北京六环上横冲直撞?(不过那时候估计六环也开始堵了)
最关键的是,爱能维持三年吗?
真爱是无敌,但现实更残酷。北京,这个伟大的首都,没钱寸步难行。房子。票子。饭碗。
一想到未来我就头疼。可能这因为我是处女座。处女座的人实在是太懒了。懒到什么程度呢?比如以前一个人的时候,经常1个月懒得换一个口味,只买离家近的,远一点都嫌麻烦。
我想我要改了,毕竟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MM促使我找工作。毕竟靠父母养我还要养MM那是不可能的。于是进了现在的公司,当一个所谓的论坛高管。
在里屋混了两年高管,多少有点经验吧。难道,以后就吃这碗饭?
至少我对这个还有兴趣,吃就吃吧。总不能去干文学吧。
说到文学……
初中时写了几个笔记本。记得那个时候,自己一定要挑巨漂亮巨显得有文学素养的封面的笔记本。而且一定要很装B的在黄金分割线写上该文集的名字,然后再很装B的写上我的英文名,当时的英文名Wonder He.
回想那个时候,我是多么一个爱装B的文学青年啊。
现在差不多都是随性而写了。天天累得半死,哪还有功夫。这个累主要体现在心里,其实上一整天的网,身体最多也是眼睛累。
前几天重听朴树,他很忧郁的唱着,我是要做个英雄,要吃好大的一片天空。现在懂了,这都无所谓,我吃饱就行了。
我的理想都跑哪去了呢?
是不是到了这个年纪,就必须要想诸如“理想啊,你在哪里”的问题?
好吧,我认输了,这是个必经的,目前尚找不到解决方式的问题……
最后,用歌词作为结束。
你去勾心斗角吧。
你去手忙脚乱吧。
那面无表情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Ann Ho
2006.1.31.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