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黑牢诗篇》
(《黑牢诗篇》的作者蔡梦慰于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在松林坡,他在被特务
从牢房带到松林坡行刑的路上趁黑夜把诗稿抛入草丛中,三天以后重庆解放,在清理刑场时为脱险难友拾得,这是一份没有写完的诗篇。)
“手掌大的一块地坝,
箩筛般大的一块天;
二百多个不屈服的人,
…………….
我很难用正常的嗓音读完这诗篇——
重庆之行回来,蔡梦慰烈士的《黑牢诗篇》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旋,总是觉得有什么很沉重的东西压在我的心里,是烈士的灵魂?是烈士的悲壮不屈的身躯?还是回荡在歌乐山上烈士们用最后的生命吼出的对胜利的期盼?应该什么都是,也可以说什么都不是。
我在渣滓洞,我在白公馆什么都观看,看牢房、看刑具、看烈士们睡过的床是、看烈士们使过的生活用具、看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二百多烈士们倒下的地方,看那“手掌大的一块地坝”、看那“箩筛般大的一块天”,我读着带血的诗稿、我诵着烈士的绝唱,我该如何想象烈士在生命最后的一刻未完稿的心歌?我看着一个个烈士的遗像,我也不能想象,“热铁烙在胸脯上,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用凉水来灌鼻孔,用电流通过全身”,他们需要怎样的意志?是啊,如果他们只要在悔过书上签字、只要说出自己战友的名字、或者,只要登报声明脱离革命和组织,他们就可以换得生的希望和自由。但是,他们是伟大的革命者,他们有自己伟大的信仰,他们决不背叛革命、决不背叛理想、决不出卖同志,“——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啊!”“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紧咬的嘴唇,”“挖得出的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呐喊、没有停止对黑暗的怒吼、没有放弃对胜利的追求,在黑牢中“描绘新社会的美丽”、“铁窗里的等待”企盼中华大地“是怎样开遍了香花”,烈士们啊!要把黑暗告诉后人、要把一腔热血撒向红旗、要用生命换得光明在人间!
在黑牢中挥就的诗稿撒落在松林坡上,
烈士在敌人的枪声中消失了生命,
铁窗里的心歌却在宇宙中永生!
歌乐山上的每一个生灵都可以佐证!
今天读着《黑牢诗篇》,仿佛在阳光下阅读过去的黑暗,知道过去,是为了纪念昨天的人们,也是为了今天成长的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