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黄安随笔 |
【旁若无人,死不要脸!】
在1972年,台湾有一部年度大片「梅花」开镜了。
这部电影导演刘家昌大胆的采用一位新人张艾嘉当女主角,在一场她与丈夫柯俊雄生离死别的戏中,张艾嘉始终融不进角色里,怎样也哭不出来,眼神非但不哀伤,甚至还有点想偷笑的感觉,现场就因为张艾嘉的状况不佳,浪费了好多底片。
这时导演刘家昌看到这种情形,二话不说,走上前去,当场就给张艾嘉来了一个大耳光!把张艾嘉的脸都打肿了。张艾嘉被打得莫名其妙,当场就嚎啕大哭,导演刘家昌一看机不可失,立刻告诉摄影师把握这个情绪,开机!!
那场戏张艾嘉后来演得很投入,不但在情绪上非常伤心,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在心里也觉得非常委屈:导演干嘛无缘无故打她?等她想清楚了,戏也拍完了。
后来张艾嘉就以「梅花」这部电影获得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在领奖的时候,她表示最感谢的就是刘导演的那个耳光,打通了她演戏的任督二脉,而且还打出了一位影后。
演戏有没有诀窍?有的,有个八字真言:「旁若无人,死不要脸」。戏虽然是假的,可是要当真的来演。我们经常可以碰到现场所有人都在说笑,包括你在内,可是导演却在这时候要求你演一场哭戏,完全不是你的情绪状况。这时你就要「旁若无人,死不要脸」,心里只有那个角色、那个情绪,其余的都不重要。要不然,只要稍微「旁若有人,活着要脸」,那个戏就会漂在皮肉上,假得很。有时候还要自己对着镜头演,那时怎幺办?只要融入角色就不难。
好莱坞出了一大票好演员,可也有一大堆滥演员,好坏的分别,你只要看眼神就知道。好的演员带着观众走,滥演员表现的永远看起来眼神空洞,一副想偷笑的样子(安嫂的用词)。我们说化妆化得不好,就是「皮归皮、粉归粉」,不能人妆一体;一个演员演不好,就是他是他、角色是角色。这样的演员所欠的,就是一个即时的耳光!
演戏不能只凭着耍帅、耍酷,有时看了许多年轻演员演得戏,只感觉两个字:欠揍。
問題一:萬一碰上個不怕死的怎麼辦?會不會跟導演打起來?
解答:那個年頭誰敢打導演啊?
問題二:如果真有呢?
解答:是的,可能會有不要命的.不過導演通常只打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