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坦然面对新高考

(2007-09-24 10:02:48)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各期目录
   
作者:石立天香 [高中 /2007年 第9期]
   第一年新高考已尘埃落定。在考卷未亮相前,人们感觉神秘,感到担心,皆因不知道它新在何处,该如何把握。一旦目睹了庐山真面目,其感受往往是:大抵如此!
  这就很好!这就很正常!一项新的改革措施的出台,不是在大破中大立,而是在稳定中渐变,就会相对稳妥。尤其是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影响千万人命运,大意不得,疏忽不起。
  回望今年高考,总体上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与要求,更加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考查,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使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实现了命题的初衷,赢得了喝彩!
  对今年的高考试卷进行分析,甚至剖析,想必是许多高三老师以及正在备考的考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因为透过今年的卷子,可以解读命题者的心路历程,由此引发对明年高考的猜测及制定备考策略,将计划落实到日常的事务之中。
  广大的专家、教师们,怀着十二分的热情与敬业精神,从高考开考的第一天始,就十分关注考题,钻研考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试题进行了审视,分析十分专业、到位,集中起来就有系统,就见规律。
  仔细去看,我们不难发现新高考具有这样的特点:
  一是更加公平。高考的改革首先总是为了彰显整个考试方案及组织过程的公平、公正,无论是各科全考,还是有选择地考,无论是3+综合+x,还是3+文/理科基础+ x,无论是文科的难易度,还是理科的难易度,都是着眼于能更好地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如果问为何变来变去?答案是: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办法,只是找到了更好的办法。
  二是更加简捷。从英语科取消英语(2)考试,到各个学科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均设计了所有能力层级要求的试题,既降低了难度,又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学习水平的考生。偏题、怪题、陷阱题难再出现。
  三是更加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围绕考生熟悉的人和事来命题更加普遍,材料的多义性及可选择性更加突出。新材料作文的出现,给考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选做题的设计,照顾到了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差异,给了考生更多选择的余地。
  一叶知秋。从新高考实行的第一年看,我们便有理由相信:高考改革总是朝着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发展及选拔的方向发展的,总是越来越接近理想目标的。
  鉴于此,考后的考生泰然,备考的考生也尽可坦然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