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那些人,那些歌 |
好多人要说,华仔是终身偶像,自然要放在第一个。
~~~~~~
~~~~~~
~~~~~~
~~~~~~
~~~~~~
~~~~~~
感觉这个题目起得挺傻,起名总是不在行,先这样吧,想想,有合适的再改。
这是必须要说的一个人,直到现在还是我的“偶像”,有已经十几年了。脸红啊,20多的老人了还学人家小孩追星,可关注这个人的消息,收集他的音乐碟片新闻诽闻所有一切已经变成了习惯,或者说是应该做的,就像喝水吃饭季节转换一样自然。
说起来还是小时候的事了,小学五年级应该算小吧。
那时候正是小虎队的天下,这三个蹦蹦跳跳青春阳光得不得了,火爆得不得了的男孩收伏了大半个世界的人心,大家也都迷得不得了,会因为争论他们三个谁最帅打得不可开交,可我就是迷不起来,看着,只能说,嗯,的确帅,很帅。也只有这样了,没感觉就是没感觉。而且那时候还是有些小小的自负:如此狂迷那些大小明星根本是件可笑又幼稚的事,怎么可以那么傻呢。直到有一天,一个同学拿来一张明星画像,画上的人身穿警察制服,目光炯炯注视前方,虽然眉目间还有些许因为婴儿肥显出的稚嫩,但那一身凛然正气依然很有威慑感。帅啊,实在是帅,抱歉,这个字是当时我唯一能想到的用来形容他的词,其实就算现在想起来,也只能用这个字。忘了当时有没有那种目光锁定,惊为天人的感觉,反天从这天开始,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刘德华。不过华迷可从不会这么老土地直接称他的名字,要叫华仔或ANDY或老大。
题外话,转回来。从此以后有关他的消息我一定在意,哪怕只是感冒,打了个喷嚏;如果有人说他不好我一定会急,比说自己还生气;有人夸他我一定很受用,比夸自己还高兴。一次,和一票同学在玩,一个男孩故意逗我说了几句臭老刘的话,一向好脾气的我竟然没忍住,翻脸了,涨红着脸眼泪汪汪地就要走,直到在旁人的威胁下那个男孩不怎么情愿地跟我说了对不起才罢休。不知道别人还记不记得这件事,现在想想,挺好笑。
2000年,ANDY来这边开演唱会,早早买好票,兴奋地期待着。也实在是巧,刚好这个时候公司通知要组织我们去外地培训,于是整个人都傻了,想着这也许是这辈子唯一一次能见着他真人的机会啊,却要这么错过?回到家里扒在床上哭成两个灯泡眼,妈妈在旁边莫名其妙,不就是个破演唱会嘛,不就是捞不着看这个人唱歌嘛,至于?不过怪不好意思的是,哭完我竟然还记得嘱咐哥哥,千万想办法把我这张票倒出去啊,这可是花了我小一千块呢,真人看不成,银子可得拿回来。不过还好,也是天可怜我,第二天公司又通知,培训分两批,可以自己选择现在去还是下次。我雀跃啊,还用说当然是下一次!赶紧打电话给哥,问那张票卖了没,哥哥在电话那头说,没有啊,本来也没打算卖,这么好的机会还有现成的票正准备自己去看呢。
演唱会当天下起了的雨,雨不算小,可没人打伞,因为怕影响后面人的视线,我们在雨里听,他也跑进雨里给我们唱,天挺冷,他的服装都很单薄,其实他可以躲在雨水淋不到的地方,可是,他没有!!是啊,看着肉麻了吧,没错,我就是要夸他!说他好话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爱好,肉麻就肉麻吧。
其实他的音乐和我喜欢的风格实在是大相径庭,太过商业,比较喜欢的都是早期的歌,特别近几年,都没有能打动我的东西。不过这已经不是主要的了,只要和刘德华这个名字有关的的永远会那么敏感。有时候看着那一堆卡带CD还有演唱会碟片自己都有点纳闷,这个人究竟有什么好啊,干嘛这么死心塌地地深陷在这儿?想不出原因,反正就是喜欢,只要一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样子,不管是平面还是立体的,照片还是影像,就是会激动,心情就是会不一样,就是会有兴奋在里面,整个人的状态立刻变了,我妈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眼睛发亮。这是一种代替不了的感觉。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只是早期单纯地迷恋,那现在至少我可以给自己的这种行为找一个适当的借口:打动我们的是ANDY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是ANDY的勤奋,对生活对工作对身边人的态度。特别是对事业的爱和执着,如果我能做到他十分之一也许生活就会有一些改变。那么就让我为这十分之一努力吧。
怎么说到最后又成了励志,反正在华迷眼里,他都是好的。
我想我中的是一种叫“刘德华”的毒,而且在一天天加深,已经入皮入肉入血入骨。估计这世上没什么神功能给我把这个毒素排出体外了,这辈子怕是根治不了,而且也根本没想过要治。没办法,认了吧,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