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贝妈翻译-培养一个自立的孩子

(2007-11-25 11:31:45)
标签:

育儿/亲子

分类: 北京生活
                       原作:日本昭和女子大学研究生部教授   岸井勇雄
                    翻译:                              诚贝妈
 
写在前面:
关于孩子的教育理论很多,有心的妈妈们更是各有一套。出于不断学习,不断借鉴的想法,把喜欢的育儿文章(原文日文)翻译了一下,和各位妈妈共享。翻译能力尚数幼稚,诚恳请求专业人士不吝赐教。
 

贝妈翻译-培养一个自立的孩子

    动物在出生的时候就具有最低限度的自理能力,而人类却是一种完全依赖的情况下来到这个世上的人类,因此被称为生理上的早产儿。刻意去“培养”人类的自立是不可行的。只有在孩子的幼儿期让孩子的依存心得到充分地满足,奠定其人格最为基础的爱心和信任,才会给孩子的完全自立创造出最基本的条件。

    所谓自立性,首先是自己去思考,其次是自己去行动,第三为自己负责任(不转嫁责任与人)。

    关于孩子自立的教育我认为有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1 你说呢?

    欧美的家长,在被孩子问到问题的时候一般不采取首先做回答的方式,而是微笑着听孩子把问题说完后反问“你说呢?”听了孩子的回答后,家长会说“好啊,那就先按你想得去做吧。如果成功了不是很好嘛,不成功的话咱们再一起商量吧”。

    若是不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家长首先回答了孩子的问题其实就剥夺了孩子思考问题的机会。如果因为孩子不懂而向孩子发脾气的家长,那我要提醒你别忘了你是跟孩子有几十年年龄差的亲子。假若真的你和孩子的想法一致,那我只能说不是你做父母的太幼稚就是你的孩子太不一般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高兴,看到孩子自己动脑思考出来的行为,即使那看起来还很很苯、很幼稚。

 

关键词2 尽情地去做喜欢的事情

    有一种现象,无论在哪一所学校或是哪一个班级都会有。那就是总会有那么一些让老师都显得无地自容的有特殊知识或本领的孩子们。这种知识识可能是关于花啊,草啊,虫子啊,交通工具,或是音响器械等等。有一点在这些孩子身上是共通的,他们不是通过学校的课本而掌握的这些知识,完全是个人兴趣引导去学到的。

    人在接触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时候,神经会被调动而高度的活跃起来,这个时候的学习的效果往往会截然不同。这个被称为“自发使用原理”,这种由孩子自发地去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孩子们也一定会在某个机会无意识地表现出来。所以,让孩子尽情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凡事难不倒的强人。

 

关键词3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给孩子他需要的东西的时候,不是你拿给她,而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去拿。即使是孩子一个人去不了的地方也要带着他去,最终让他自己去拿到,从而让孩子通过自身的行为知道要去珍惜的重要性。也就是,如果想获得什么,就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这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寻。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父母的口头教育上,而是通过行动让他去体验。培养一个自己翘着二郎腿,指使着父母这样那样,如果没做到还大声哭闹的孩子,只能可怜地这个孩子是大人地一时心血来潮的牺牲品。

 

关键词4 事情是这样的

    孩子哭闹的原因大多是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感到害怕。举个例子,在挤满人的公共汽车上,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孩子闹着要快点下车,母亲就说,别闹了,下一站就是了。结果过了七站才到。到了第三站的时候孩子就开始哭,弄得不可收拾,母亲也很尴尬。这是母亲让孩子忍耐的错误想法导致的。如果最初就和孩子说,再停6次就到了,然后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说些让人高兴的话题,一边数着停车的次数,这样的等待的结果是不是就会好些。
    如果你期待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以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愿望。知道了事情将会是什么样的,他就会能更积极去做,即使绕些弯道也应该让他自己去体验。

 

关键词5 自己的闹钟

    总是被人家叫醒才起床的人永远也不会自立。孩子至少在上了一年级后就让他自己起床,让他自己开始新的一天。因此,在他入学贺礼中不妨准备一个闹钟。孩子约好了要去同学家玩,只要和孩子约好回家的时间,走的时候父母就没有必要再叮嘱一句早点回来,而是在孩子出门的时候告诉他,好好玩儿吧。这样的不同你想过吗。好好的计划时间,有效的利用时间,你和你的孩子都会觉得生活快乐起来。

 

关键词6 零花钱帐本

    上了一年级,即使是很少的钱可以一周或一个月一次固定给孩子,试着让孩子自由的去支配这些钱。同时,给他一本零花钱账本和存钱账本,让他记下来每次的花销。至于孩子将这些钱花到什么上面去了,家长最好还是不要指手画脚,只要您看看孩子是否认真的将她的两个本子记好就足够了。可能孩子还不会计算,那就让孩子将使用的金额一条一条的写上,剩余多少能存钱之类的可让他试着写。这是让他感到自由,并培养他对事故管理能力的好方法。

 

关键词7 给妈妈讲课

    孩子从学校回来了,不是你告诉孩子该学习了,而是对孩子说教给妈妈你们今天学过的东西。孩子可能就会说,妈妈你不是也上过学吗?是啊,但是妈妈上的是过去的学校,象你们这样的新学习法妈妈不知道啊,只有让你教我了。如果这样说的话,孩子会立刻得意起来,从今天第一节课的内容开始给你讲。

   所谓教学相长,这里也是一个最好的体现。那之后你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想着回家还要教给妈妈呢,更会专心听讲不漏掉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人生的意义所在就在于被别人需要,每天嘴边挂着“学习都是为了你自己”这样的话的父母,他的孩子不会因此而发奋的。

 

关键词8 表扬孩子不如去认可孩子

    实践证明,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表扬孩子比批评孩子具有更有效的方法。但是,表扬孩子也有他的不足。

    在某幼儿园的门口,回到教室后老师看到一个孩子自觉得把其他孩子的鞋摆好。老师立刻说,孩子们都看看某某小朋友真了不起,把大家的鞋都摆好了。结果,这样表扬后,这个孩子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就从此不主动做好事了。光是表扬一个孩子的话,这个孩子在进了自己的房间后,就有不可能主动去学习。看到孩子做了什么好事,不要当时就表扬,找一个很随便地机会说到了这点,对他的这个做法给与认可,孩子们就会把自己悄悄做得好事也被妈妈注意到而感到骄傲,同时也觉得自己的母亲是神机妙算的具有超人功能的伟大母亲。

 

关键词9 训斥孩子不如鼓励孩子

    当然教育需要最低限度的批评,但是过多的说这不行那不行之类的话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那是因为孩子太清楚自己是错是对的。因此,与其不停地对孩子批评还不如说,妈妈小的时候也总是犯错误,但是每当犯了错误就会对自己说不要怕,改正就好,就这样才称长成一个很出色的大人。就像这样去鼓励孩子一定会比批评得到更好的效果。

    不停的唠叨孩子的错误是一个很不明智的举动。把一句话说上一百遍,这句话的作用就会降低到百分之一。快点快点就是一个好例子,家长总在催促孩子,最后孩子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一样。

 

关键词10 做父母的首先自立

    哲学家、教育学家卢梭说了这样一句话,自己还没学会自立的管理者(包括家长),其实和婴儿没什么区别。它的意思是说,婴儿总是依赖于周围的人,当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哭闹,顺心的时候会高兴的任人摆布。一个大人,对于部下或是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着急发脾气,这样的人的做法其实和婴儿没什么两样了,也就没有资格再提什么要去管别人了。

   

    孩子的自立和家长的爱心密不可分,在孩子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父母伸出的帮助之手,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动力。家庭是互相独立又互相关爱的人的组合。

只要给了孩子充分的爱和信任,父母保持足够的耐心,满足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要求,孩子就会主动走向自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