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7房地产 |
在连续两年的大力宏观调控之后,广州房地产市场在较为平静的行业政策环境中度过了2007年上半年。总的来看,上半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呈现“一手缩量、二手增量”、“楼价上升较快”、“市场求大于供”三个特点,主要如下:
一手缩量、二手增量,二手住宅成交宗数超过一手住宅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五个月全市总共成交房屋81794宗,同比增长3.3%;面积852.5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在此之中,新建商品房共成交44910宗,面积457.2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4.3%和9.1%;二手房共成交36884宗,面积395.2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4.4%和7.7%。
值得注意的是,仅以住宅交易市场来看,上半年二手住宅的成交宗数已超过一手住宅成交宗数,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数据显示,1-5月全市一手住宅共成交30156宗,面积34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18.0%、15.3%;二手住宅共成交33079宗,面积275.5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2.3%。一、二手住宅的成交宗数比为1∶1.1,二手住宅的宗数比例为52.3%。满堂红研究部认为,二手住宅成交宗数超过一手住宅,一方面有一手住宅供应减少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一手住宅价格的连续高涨导致市民承接能力下降有关。
楼价上升速度仍然较快,半年涨约1000元/平方米
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广州楼价上升速度仍然较快,一、二手楼价均在半年内上升了1000元/平方米,同比涨幅较大。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市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7462元/平方米,同比上升24.9%,其中中心城区成交均价为8654元/平方米,同比上升28.1%;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3687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3.4%,其中中心城区成交均价为4225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5.9%。
统计显示,1至5月全市一、二手楼价稳步上升,可见包括“90·70”、“营业税”等政策在内的连续的宏观调控在短期内并没有改变楼价上涨的大趋势。满堂红地产研究部分析,这主要与市场供应不足、大量外来人口带来的旺盛刚性需求有关。此外,由于居民财富的增长以及投资渠道的匮乏,人们对住房“保值”、“升值”的预期强烈,“追涨”现象助长了楼价高居不下的势态。
市场消化率再攀新高,求大于供的市场格局未改变
2007年1至5月,广州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量为28160套,总面积313.94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减少21.8%和14.2%。由于供应大幅减少,市场求大于供更加突出,1-5月新建商品住宅批准预售量为19919套、共250.86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成交量却达到了30156套、共341万平方米,按套数以及面积计算,市场消化率分别达152%和136%,再攀新高。自2004年以来,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的市场消化率一直维持在100%以上,并且逐年增高,供应不足是广州楼价持续走高的根本原因所在。
根据有关部门的供地计划,2007年广州将推出5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供应力度,平抑楼价,但是由于上半年只完成供地计划的8.4%,短期内的市场供应仍然会比较吃紧。此外,包括新社区、经济适用房在内的政策性用房距离上市还有一段时间,并且符合购买条件的置业群体有限,下半年楼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另,根据满堂红的统计,二手楼市求大于供的现象同样比较突出,符合市场价的房源从放盘到售出通常只需要半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一套房往往有多个客户在“争抢”。
多数区域一手住宅成交量减少,楼价上升较快
从全市八区(不含南沙、萝岗)1至5月的一手住宅成交情况来看,除荔湾区以及花都区的成交量增加以外,其余各区无一例外成交减少,并且幅度明显。各区之中,天河以65万平方米的成交量高居榜首,白云、花都、番禺、海珠依次紧随其后,共同成为上半年一手楼市的成交主力。此外,成交量最低的区域是黄埔,仅有7.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3%,显示该区的房地产热度依然有待提高。
数据显示,1至5月广州各个区域的楼价皆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荔湾、海珠、天河的一手楼价上升幅度在25%以上,其它区域的上涨幅度大概在15%左右。各区之中,楼价最高的天河,成交均价达10516元/平方米,是全市唯一均价过万的区域。越秀以9819元/平方米的均价紧随其后,即将突破万元关卡。经过过去一年的快速上涨,现时全市十区的平均楼价普遍已超过6000元/平方米,楼价最为便宜的区域是花都区和南沙区,成交均价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满堂红研究部分析,随着广州中心区域土地的日益稀少,近郊区域以及郊区正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热点,成交量将会有大幅增长。同时,由于整体楼市的带动作用,目前价格处于较低位置的地区楼价上升的潜力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