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5房地产 |
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数据,刚刚过去的11月份全市十区一手住宅的成交面积为110万平方米,环比大增48.2%,是近两年以来成交最多的月份;成交均价为526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5.9%。二手住宅的成交面积为46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6.2%;成交均价为3134元/平方米,环比上升3.8%。有关人士认为,一手楼市的火爆与10月份黄金周的铺垫有关,其中郊区房的大量成交引人注目,二手楼市的“量增价涨”则是传统旺季的作用,总的来看,置业者买房的热情高涨。
一手:郊区发力
相比于10月份的平淡表现,11月一手住宅市场的火爆令人大吃一惊。110万平方米的单月交易面积不仅创下今年的最高纪录,还比2004年成交最多的1月份多了约7万平方米。其中,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交易面积分别比10月份上涨了267.8%、93.1%、81.1%,而市区各区的表现则较为平稳,有升有降。很明显,11月份的一手楼市的优异表现郊区房的大量成交起到了很大作用。
实际上,由于土地供应的有限性,目前广州市区可供开发楼盘的地块越来越少,发展商想要拿到更多的地开发,只能向地广人稀的郊区拓展,因此番禺、黄埔和花都的强劲表现是这几个区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兴起的必然结果。今后几年,这几个区的表现会越来越出色,一方面其商品房的供应量会加大,另一方面置业者对郊区房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我们知道,郊区在进行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同时,其配套设施也会趋于完善,这时候在市区买不到一手房或者对高楼价心存芥蒂的置业者就会被郊区“物美价廉”的房子所吸引,郊区置业的人就会增多。
满堂红研究部主任肖文晓分析,11月份的一手交易量的高纪录与10月份各个楼盘对客户的积累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每年的国庆黄金周都是发展商大量推盘的时间,也是下半年置业者选楼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房屋是一种耗资巨大的特殊商品,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因此置业者一般都不会在短时间内作出购买决定。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在10月份看楼的置业者会等到11月份才买楼,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两个月的成交面积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了。实际上,同样的情况在今年5、6月份已经出现了一次,当时6月份的一手交易量也比5月份大增了36.6%。
肖文晓补充,新政的出台并没有使市民买一手房的愿望受到抑制,即使抛开11月份不讲,下半年已经过去的其余几个月份的成交量与上半年相比也不逊色。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市场上一些热点区域(特别是市区)供不应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导致置业者的心态和行为产生了奇怪的矛盾,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在埋怨楼价太高了,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因为担心楼价还会上涨抢着入市。因此,在需求没有减少的情况下,房价很难降得下来。
二手:“量增价涨”
11月份二手楼市的表现虽然不及一手楼市火爆,但是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其中成交量增加16.2%,成交均价上涨了3.8%,呈现“量增价涨”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成交均价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上涨。满堂红的成交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广州二手楼价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良好状态,其中楼价上涨最快的是一些新兴板块,比如赤岗现在的二手楼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00元/平方米左右,再比如黄埔区去年的成交还是以2500—3000元/平方米为主,现在楼价普遍上升到3000-3500元/平方米。相比之下,例如天河北、老城区等中心热点区域的楼价则比较平稳,虽然也有上升但幅度不大,主要是因为其楼价已经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满堂红研究部表示:年底是传统的置业旺季。经过一年的打拼之后,人们的积蓄增多,加上许多公司在年底都有丰厚的奖金、花红,想买房的人资金更充裕了,不少人出于“新年住新房”的心理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买房。客流量统计显示,这段时间买家的数量比平时增加了20%左右。该研究部预测12月份的二手楼市会更加火爆,成交面积比11月会有15%以上的增长。
最后,从这几个月的成交来看,新政对二手楼市的影响还在持续,虽然市场一直在复苏,但是成交量仍然没有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与二手楼市这几年一年上一个台阶的表现有着鲜明的反差。有关人士认为,新政中有关营业税、房屋交易资质的规定对二手房买卖有直接影响,因此很考验中介公司的生存智慧。目前来看,大公司在资金、实力、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比中小公司更能适应市场变化,不仅业绩影响不大,还进一步蚕食了中小公司的市场份额,迫使一些不规范的小中介关门歇业。从这一点来看,新政促进了行业的优胜劣汰,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