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阅文思悟 |
分类: 阅文思悟 |
良心与生命
这是刊载在《青年文摘》2007/5月上的一篇文章,读后久久不能平静!
罗伯特·米尔,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兵,可是因为他的良心,他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了不起的伟人!良心发现,使他无愧于天地、社会、子女和他的一生!
人人都有心脏,但人人都有良心吗?不一定!君不见:制假贩假,屡禁不绝,坑蒙拐骗,愈演愈烈……,甚至不少道貌岸然的“企业家”,甚至排名《福布斯》的富豪亦厚颜无耻,为一己之私利,而侵害与之舍生忘死,共同奋斗的员工,甚至昔日谓之为“兄弟”的利益!他们的良心何在?!
茫茫人海,其实约束人行为的准则,除了法律、制度、伦理、道德,还在更重要,更与之形影不离的应该就是良心!
一个泯灭了良心的人,再冠冕堂皇,家账万贯,挥金如土,都不过是一具行尸走兽!
让我们呼唤真诚,唤醒良心!
罗伯特·米尔是位德国人,今年109岁,是德国仅存的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他也曾经参加过二战。据说,他是目前德国最长寿的男人。前不久,德国《图片报》刊载了他二战中经历的一件事。读后,我悟出了他长寿的奥秘。
1940年7月,他的邻居,也是他的好朋友约索夫,被送进了集中营,因为他是一名犹太人。临离开家的前一天夜里,他把自己的5万马克委托给米尔保管。他说,我走了,我的妻子和孩子,你帮我照顾好。这些钱,没谁知道,妻子、孩子都不知道。我的意思你是明白的,怕他们经不起纳粹的折腾,说出去,连累了你。拜托了!回来后,我会报答你的。
约索夫被带走的第二天,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带走了。他们被关在了什么地方?米尔也不知道。5万马克现金,就这样留在了他的手上。为了稳妥起见,米尔以个人的名义,把钱分开存在了4家分行里,然后,他就把存折秘密地藏了起来。这件事,他没敢告诉自己的妻子,因为他怕走漏风声,被政府以窝赃罪名而枪毙。
可是,一等就是5年,直至二战结束,他都没见到邻居的踪影。但米尔始终没有动用那笔钱。
1965年,他的家庭发生了一次大的变故。他与儿子联合经营的一个机械厂倒闭了。祸不单行,这一年,他的妻子还摔断了腿。为了走出生活的低谷,米尔想到了约索夫的那5万元钱。可是,就在他准备从银行里取出这笔钱的时候,他在报上看到一篇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周年的文章,作者是安迪·约索夫。从文章回忆的内容,米尔断定,这位作者就是约索夫的小儿子。
米尔陷入了空前的矛盾之中。他想,是归还这笔没人知道的巨款,还是拿出来拯救自己?
40年后,当记者问他,对这件事作何感想时,他感慨道:令我骄傲的是,我选择了前者。
关于米尔的故事还有许多,但是我对这个故事最感兴趣,因为它让我知道:心灵的内在安宁,才是幸福长寿最不可或缺的因素。我甚至感觉到,人们称之为良心的东西是存在的。一个人如果撒了谎,或者说隐瞒了事实,即使没有任何人知道,但他的良心会因为一清二楚而不安,这种不安会蚕食那个被人们称为“生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