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本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与罗杰斯(Carl
Rogers)在五十年代所创立的。由于人本心理学兴起的年代比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晚,而且在心理学界的影响作用也比这两派小,所以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理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关于人性、关于人的未来的美好画卷。在心理分析曾经喧嚣一时、行为主义统治几十年后,的确给理论界带来焕然一新的面貌。
然而,对人本主义理论同样也存在不少批评。一个主要的批评意见是认为,人本主义理论不够科学化,主观性强,概念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义,其理论很多是基于科学上无法证明的推论,而这些推论又是以不准确的方式描述的,如“自我实现”。
还有人批评到:人本主义理论难以说明人的特殊品质,它主要的本性和品质都是普遍性的、一般化的,是人皆有之的,并没有说明个体差异。
人本主义理论的另一个致命弱点,是它缺乏“中立性”。它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先天都是向善的。这一观点虽然赋予人好的先天品行,却使自己在科学性上“先天不正”。例如,它很难解释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战争,有那么多种族残害,有那么多街头暴力,有那么多罪恶。
对人本主义理论的另一些批评还有,认为它过分简化了人格的复杂性,只是用简单的自我实现的先天倾向概括人的整个生活风格;忽视个人独特生活历史和过去经验的影响以及人格的发展性;不能预测特定的人在给定的情境中如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