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云塔上一奇树

(2021-04-12 16:41:20)
 青云塔上一奇树
青云塔上一奇树


我小时候,只知道黄州城两处古迹,东坡赤壁和宝塔,宝塔是黄州城人的俗称,它的学名叫“青云塔”,寓意青云直上。

小时候,青云塔可以用得上那句歌词“在那遥远的地方。。。”,黄州城南到沙街,东到市一医院城墙处,其他都是沟渠纵横的农田。八一路那时候还是一条小土路,我们东门外的细伢夏天捉客蚂(青蛙)、沾知了的地方。端午节,我们还在这一带捉萤火虫,装鸭蛋壳里,做成小灯笼拎着玩。

但凡小伙伴们相约去青云塔游玩,都要起个大早,带上“路餐”。路餐大多是单位食堂早上的馒头,夹点咸菜。家庭条件好的用军用水壶装上凉白开,像咱们,就用注射用的玻璃瓶装水。用书包背着,三五成群,结伴去游青云塔。

到了青云塔,总是要登到最顶层望远的。青云塔是黄州城的制高点,南望长江滚滚东逝水,北望龙王山历历树木,整个黄州城都在脚下的感觉。天气晴好的话,还能能看到江对岸鄂城西山上行人走动。

古人是怎么做这么高的塔?每次在塔顶,我们都要重复从父母那里听到的传说。做塔的工匠在这里苦苦思索时,一个白胡子老头过来对他讲:咱这是半个身子埋在土里的年龄啊。工匠抬头一看,白胡子老头驾一云彩飘没影了。工匠明白这是神仙下凡来点化他的,他猛然就悟出了白胡子老头话里的意思。做塔时,做一层,用黄土埋一层,一直做成了,再把黄土搬走,高高的宝塔就做起来了。

古代做塔大多是镇邪的,几乎各地都有塔,很多地方甚至不止一座塔。但是我们黄州的青云塔奇就奇在塔顶长了一棵大树。我们小时候,透过最顶层的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扎根在青云塔石缝里的树,没有一颗土块,不知道怎的就长那么大。我母亲说是皮树,皮树最顽强,后来听人说是大叶朴树,不知道是不是皮树的学名。

这棵树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除了它没有土,不知道根扎到哪里去之外,这棵树还奇在它多少年来,遇到干旱,从来没有死过。有几年,连续干旱,树都枯了,我们都以为它死了。但是来年春天,它又开始冒绿芽,到了盛夏季节,满树绿叶,让人惊讶不以。最近上十年,到了最热的时候,消防车开到青云塔下,给树浇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树干死了。

小时候,登上青云塔,总是要把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背诵一遍。“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是呀,陶铸的这篇课文好像就是为青云塔这棵树写的呢。

游青云塔只是一个幌子,在青云塔的北面,有一片桑园,那才是咱们小伙伴心之向往。现在的坤泰名居以前是地区巢丝厂,就是在蚕茧上找到丝的头,从一粒白围棋籽样的东西穿过去,蚕茧有高温水泡着,上面抽出的蚕丝有个轴卷着。这片桑园的桑叶是供巢丝厂养蚕的,桑枣成熟的季节,就是我们小伙伴相约游“青云塔”的时候。

小时候,家长放孩子出去玩,回家是要写作文的。“从青云塔游玩回来的那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变成了青云塔上那棵树,牢牢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不畏贫瘠,顽强生长,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梦结尾的作文是模仿另外一篇课文,现在想起来好笑,老师改作文时,几乎有一半的学生用“晚上我做了一个梦”结尾,一半的学生用“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结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卖书啦
后一篇:翠堤路刷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