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加拉往事

(2006-11-03 07:39:12)
 
孟加拉往事
 
孟加拉往事
上面前两幅照片拍摄于1994年11月,孟加拉国首都达卡。
 
“当大量的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出路时,持久的和平才能得以实现。”
 
        一位孟加拉国老人:尤努斯,他一手创办了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意为“乡村银行”),因“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努力,于10月13日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对于尤努斯的获奖,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评论很有说服力:“当大量的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出路时,持久的和平才能得以实现。”
孟加拉往事
        看到今年22期《财经》杂志封面上这位孟加拉老人的照片和对他的专访,让我想起1994年赴孟加拉国的往事,找出了上面两幅12年前拍下的照片。
 
        报道中说:尤努斯三十年前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与许多银行的重要区别是:把钱借给穷人。现在,670万名借贷者,每笔贷款平均约130美元,
        迄今格莱珉银行借款者共有58%脱贫。而“脱贫”是什么标准呢?《财经》杂志的“记者述评”介绍:
        格莱珉银行对其成员的“脱贫”有着非常具体的操作定义:有一个有锡顶的房子;家里所有成员都有床或者吊床(帆布床);能得到安全
的饮用水;有卫生的公共厕所;所有学龄儿童都在上学;过冬有足够的御寒衣物;有蚊帐;有一个家庭菜园;不短缺食物,甚至在一个很困难的年头的最困难时期也不短缺;家里所有的成年成员有足够的挣钱养家的机会。
 
        回想12年前我在孟加拉国的一周,亲眼目睹那里平民的生活,当时郑智化的一句歌词仿佛总在耳边转悠:“这世界有些人一无所有,有些人却得到太多”。
        咱们中国又如何呢?
        谁能够回答,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可以养尊处优,另一些人生来就要承受水深火热?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同等震撼
后一篇:立冬即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