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4月13日

(2015-04-13 15:49:07)
标签:

杂谈

                赠予记忆的礼物

                     作者_松浦弥太郎 翻译_逸雯 题图_Kaye Blegvad

2015年4月13日 

这是发生在我出差去京都时候的事。

中午我和同伴走进一家餐馆用餐时,店里一位穿着植物染长裙的女性客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服装好似一件作品,很美,想必是一个从事手作的艺术家。配色大胆,个性鲜明,但正是像她这样六十岁左右的成熟女性才能驾驭,穿出妥帖感来。
我忍不住开口道:“真漂亮啊。”并和她所在的一桌交流了几句。当时正是中午,她们也差不多要走了,我则继续和同伴聊着工作的话题,同时忍不住感慨:“不愧是京都啊,有这样成熟的女性。”
我们享用完午餐,正准备起身结账,店里的人递过来一个纸袋。
“这是刚才那位客人给您的。京都的特产。”
非常普通的袋子里,装着麸馒头(注:日语中“馒头”是和果子的一种。)
在京都有不少做麸馒头很出名的店,她选择的并非那些名店,而是一家位于住宅区,似乎是为当地人所开的果子店。想必这也是她平时钟意常买的一款和果子。
仅仅是一面之交,她就为从东京来的我们特意去附近的店买来麸馒头,让前台带给我们。
袋子里既无纸条也没有名片,我也未曾问过对方的姓名。唯一的线索,就只是那条优美的染色长裙。
我又惊又喜,原来礼物能带给人这样的感受。如此妥帖的处理方式让我感到了深深的魅力。我的意外之喜和那位女性的温柔之举交杂在一起,让这光润发亮的麸馒头吃起来更有味道了。
对方好像是在告诉我,礼物应该是将这份意外也包含在内一起送出的。

男人与女人一旦交往,礼物总会伴随在这段关系中。生日,圣诞节,结婚多年后的纪念日。
我自己的话,一般不根据节日,而更喜欢在平日送礼。
漫步在街头,看到“这和那个人很搭啊”,就买下来送给对方。
出门在外吃到好吃的,也会“真想让别人尝尝啊”,当场订下委托配送。
送礼的时机,是那些与节日不相关的日子。至于选什么作为礼物,如果对方是重要的人,就用记忆去挑选。
“三年前一起看电影的时候,她好像说过喜欢那样的椅子。”
“他好像在苦恼夏天穿什么衬衫。”
“她是喜欢这个颜色吧?”
把平日交流中获取的信息存于记忆里,并在发现恰到好处的东西时将其送出去。
相较于因为对方“快要过生日了吧”而特意去找礼物,我的做法是在心的口袋里装下对方的言语,在与合适的东西相遇的那一刻相赠。
说不定正是因为记得对方所说的话,送礼的行为才会发生。

这种做法并非我的原创,而是自己曾被尊敬的成熟男性如此相待过。
有次对方招待我用餐,桌上端来一品当季非常珍贵的美食。
听到我感慨“好厉害啊”,对方笑着说:
“松浦,你不是说过想尝尝这个吗?”
可能在某次听对方谈论一次美食经历时,他说得太诱人,我确实说了这样的话。
连我自己都忘了,而他却清楚记得,我又吃惊,又有些兴奋,开心得不得了。
从别人那里收到过这份喜悦,就相应地也施与他人。这或许就是他教会我的,礼物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