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看点】那些淘宝小店(2014.03)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者·原创版》精彩选文 |
文_柴岚绮
第一次网购,包裹寄来,一剪子下去,慌忙撕开,然后发现正好把里面的衣服领子剪出一个小口子—可以想象,我当时又惊喜又着急的心情。
那时的淘宝店主们很可爱,大约是因为刚刚起步,都很认真,包裹里常夹有手写信,亲切地表示,有问题可以打电话直接沟通。然后底下还有一行提示—为了环保,手写信的空白背面可以用来再写字。
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手写信时,我心里有满满的感慨,觉得人家开个小店真是不容易:要在旺旺上接受各种无厘头质询,要打包,要联系快递,还要一封封写信—只为博得买家的一个好评。
慢慢地,手写信不大见得到了,比较文艺的小老板,开始在包裹里放书签以及小本子。书签样子朴素,本子是很迷你的那种,牛皮纸般做旧的外封。后来有了微博,有个小老板是文案出身,有不少原创金句,他把这些金句都排列出来,请粉丝们选择这一季书签用哪句。这下可热闹了,各种选项都有—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参与度很高。
有家很文艺的店铺我一直关注,老板和老板娘是两个年轻人,开店的同时还写博客。那时我精力旺盛,每天追踪他们是否上新货品,同时还追看他们的博客—关于开店的酸甜苦辣,生活的琐碎小事,代入感很强,恍然觉得自己也参与了他们开店和生活的全过程,久而久之,仿佛成了这个店的卧底—除了不停地掏银子支持,我还能做什么呢?
也不都是温情来往。有一次给我爹买顶帆布帽,尺寸大了,店家说可以退回换一顶,其实当时有点犹豫,帽子不过二三十块钱,退货运费都得10块,但我爹觉得不换可惜了,于是找了快递寄回去。对方收到以后不客气地告诉我,这帽子在快递途中被压坏了,已经影响了二次销售,不会再给我处理了,要觉得有问题就投诉吧!
好吧,一顶布帽子,就算影响了销售,你倒是给个照片瞧瞧啊,也不提寄回来这茬—真想给个差评。可我爹说了,现在有的老板坏得很,你要给他差评,他就给你寄一包大便!
给我爹这么一吓唬,还是忍气吞声地点了小红花。
微博上有个女孩很会做蛋糕,简直就像玩,拍的照片又好看,追看许久,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她还有个网店。于是顺着链接,看到她拍卖的宝贝是“下午茶”。拍下这个“下午茶”,就可以在周六下午和其他也拍了“下午茶”的人一起,在这个女孩的工作室里一起玩烘焙,品尝各种蛋糕、曲奇,一起喝咖啡,聊有趣的故事。虽然都是陌生人,但那个网店的下午茶画面拍得相当温暖,让人心生向往。只可惜,她的店在北京。不过,我还是把这家店放进了收藏夹,觉得未尝不可在某天拍下,然后千里迢迢去赴这个下午茶之约。
因为喜欢观察这些文艺范儿淘宝小店的生存状态,也在博客里胡扯过几句,有天信箱里飞来一封陌生人的信,她说:“能把你喜欢的文艺范儿店铺给我看看吗?”我立即毫不拖延地找出三四家网店的地址回复给她。然后她的信又到了,说:“其实我打算开一家淘宝店,特别喜欢你说的这些文艺范儿店铺的装修风格。”我立马回复说:“照片要文艺,名字要文艺,故事要文艺。”她又回复:“不是卖衣服,是做食品,想把食品店也做出文艺范儿,等开张了请你来。”
我顿时很有成就感,身边没有开淘宝店的人,但我竟也能在开店之初给人家提供点参考意见。朋友听说后跟我开玩笑:“等那家店开张了,你会是她的第一个客户吗?”
工作烦闷时,淘宝店是我们发泄的一个小窗户,停滞的Word和Excel窗口之间,总有几家打开的店铺。随意看看,将心情切换一种模式。有天看到某淘宝店首页上没有宝贝推荐,而是郑重地写了一句话—生活简单而深情。我被逗笑了,虽然再也收不到最初的手写信了,但如今的文艺范儿小店们,依然走着治愈系路线。
图/元熙
选自《读者·原创版》2014年第3期,欢迎您与我们交流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