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FacetoFace-面对面 |
职业病
文/王飞
我现在看书越来越慢了,那速度像做校对,看女友刷刷刷地翻完一本本大部头,我心里很着急,再这么下去,在她跟前,我不承认自己没文化都不行。和朋友走在街上,看到挂的横幅、立的广告,我会冷不丁地指出个把错别字来,为这,没少被人骂。这不能赖我,是“职业病”惹的祸。
我最早知道“职业病”这回事,是因为老妈的同事。那位阿姨是口腔医生,过年了,看晚会,歌星一张口,她就盯上了人家的牙。当时只是觉得挺逗,想不到多年以后,走上了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事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职业病”的表现。
有一回,我打算在博客上放几张图片,因为自己没装制图软件,就请美编帮忙修改格式。他打开文件一看,说:“哎呀,这些图有点偏色了,我帮你修修吧。”我自然是求之不得。没想到,等了十多分钟,还不见他搞定,便催他:“随便弄弄就行了,别搞那么复杂。”他头也不抬:“再等会儿,要做就给你做好。”我有些着急:“不用吧,我就是在自己博客上随便放放的。”他瞪我一眼:“弄不好怎么行?我是一个美编!”我哭笑不得,只好老老实实在边上候着。
美编的趣事不止这一件。同事的电脑换了新桌面——大美女林志玲!美编过来一看,马上被“吸引”住了,趴到跟前瞄了半天。同事心里说,美女就是吸引眼球啊!平时挺内敛一孩子都给迷成这样了。正乐呢,就听美编问:“这图哪儿找的?”同事说:“网上挺多啊,你喜欢自己下一个呗。”不料美编一本正经地说:“难怪呢,这图质量不好,网点太大了。”立时,一屋子人全部笑倒。
要说我见过的最经典的“职业病”表现,还得数我的医生老妈。那年,我在家看球赛。平时,我妈绝对属于那种见球赛就走开的女人,可那天,她破天荒地坐下来,很认真地和我一起看。我不失时机地向她普及足球知识:“6号这哥们儿叫邵佳一,人长得帅,球踢得也不赖,现在在德国俱乐部打工呢。”老妈盯着邵佳一看了半天,露出赞赏的表情,竖起大拇指冲我说一句:“嗯,‘6床’踢得确实不错!”
唉,可怜佳一没在场上受伤,却被老妈一句话给弄进病房了……“职业病”,还有比这更强的吗?
后一篇:做有质感的民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