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者·原创版》作者 |
文/吴克诚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报纸上开了两个专栏:一个叫“浮声若梦”,写西方流行音乐;一个叫“浮光掠影”,写世界经典摄影。这两个系列的文章,《读者》(原创版)自2007年第7期也陆续刊发了一些。
暮秋,风霜频频催逼,树有时一夜之间就会落光了叶子。柿子树却不同,它的叶子虽然落了,但果实却留了下来。我的院子里就有几棵这样的柿子树。每天从它们身边经过,我都会停下来看看它们的果实,有时也站在楼上,与它们隔窗相望。天地一片萧瑟,唯有它们,灯盏一样挂在枝上,对抗着这无边的荒芜与寒冷。
音乐、摄影、电影、绘画、舞蹈……它们是挂在岁月枝头的柿子,风霜频频催逼,有一天我们会像一片叶子一样被风吹落,但是它们不会。我写音乐、摄影,其实是在摘下一些柿子——这些被岁月的风霜筛选出的美丽果实。
生活总是庸常,千篇一律。有些人会被这庸常湮没,他们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着往前走,那不是他们自己在走。他们是被生活的鞭子抽打着的陀螺,只是按照惯性旋转:上班,结婚,生子,然后老去。在这期间,花已默默地结出果,树已无声地长成材,蚌在沙的打磨下,已化泪成珠了。
我们的生活中也不缺这样的沙,它们细碎、尖锐,躲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每一颗心都要被它们反复打磨。有些心在它们的打磨下最终化成了珍珠,平和、温润,风霜堆上眼角,人却更有魅力了,这是一种生长——有些人一生都在生长,更是一种再生,就像破茧成蝶。有些心却被它们磨得粗粝——从前,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每一颗心都对世界充满爱与好奇:我们为受伤的小鸟疗伤,跟蚂蚁和狗说话,为化成泡沫的小人鱼哭泣……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再悲悯易感,有些人甚至为了利欲卖友,殊不知这世上的人——卑微的、高贵的——都是我们的姐妹兄弟。
我不想让心变得粗粝,所以我不断摘下一些最美的果实,用它们来滋养我的日子。它们是我寒夜里的炉火,温暖我,照亮那些漫漫长夜。地上会有荒草,有枯枝败叶,可是为什么不抬头向远方看看呢?无论日子多么萧瑟,总会有一些美丽的果实挂在枝头,点缀着我们庸常的生活。
前一篇:来自硅谷的歌儿——专访李开复
后一篇:编辑有话说——走过,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