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者·原创版》作者 |
原创版:2006年《读者》(原创版)已经刊登了你3篇文章,《愿望》表达的是你对父亲的感激和亏欠,《永不分手》诉说的是一种青春的心情,那么《我那不吃苹果的恋人》想要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
周玉洁:童年的伤害,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留下阴影,所以父亲和母亲要相亲相爱,那些受过伤的孩子要相信爱,要忘掉不幸。
原创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两处让我的心狠狠地疼了一下:一处是晓雪被她妈妈打时哭着喊“建平哥哥,快到我家来玩啊!”;另一处是文末晓雪说的那句“建平哥哥,我不吃苹果,你忘了吗?”
周玉洁:很高兴你能那么认真地读我的文章。晓雪和建平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我的感觉是真实的,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我小的时候住的那条街就是上古街的原型,小雪和建平仿佛就在我童年的生活中。其实我也很希望自己有一个哥哥。我曾经构思过很多哥哥,很多,而且还在继续,我会慢慢把他们写出来。
原创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很想要一种保护?
周玉洁:是的,保护,我生活在自卑和对世事的不确定中。我分外珍惜亲情,渴望温暖、祥和,害怕突如其来的变故。
原创版:童年的伤害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晓雪怕吃苹果,其实就是害怕再受伤害。
周玉洁:事实上没有人伤害我,但童年生活留下的印象铺垫了我情绪的底色,所以总是渴望着被爱,被保护。我小时候,家里很穷,雨天连完整的草帽都没有,我牵着先天性失明的姐姐上学,淋得全身都是泥水。街上的孩子都欺负我们。我总会看到那时候的我,在拼命地和那些把我姐姐推倒在地孩子打架。也许是因为那种印象太深了,所以会留下一些凄苦的记忆吧。
原创版:有很多读者都特别关心主人公的命运,尽管实际上他们并不存在。如果要写续篇,你会给小雪和建平安排怎样的一种命运?
周玉洁:如果是悲剧,我会让晓雪和建平失之交臂,让建平在多年后的阳台上给妻子削苹果时,想起初恋的晓雪;如果是喜剧,就安排建平和晓雪永生拥有兄妹般的感情,在彼此最危难的时刻赶来,哪怕诀别……但他们绝对不会成为夫妻……有时候我觉得“哥哥”是一个很美的词。
原创版:从这篇《我那不吃苹果的恋人》来看,似乎不应该有个喜剧的结尾。
周玉洁:是的,晓雪注定会离开,但我多么希望她离开的最后一刻,建平能够答应她,答应她再叫他一声“哥哥”。
原创版:这一声“哥哥”里包含着什么?建平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周玉洁:悲凉。在建平答应、承认自己愿意作晓雪哥哥的那一刻,他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成全了晓雪的心。晓雪应该是对亲情绝望的,她所需要的亲情的温暖,爱情无法替代。所以我常幻想要给每个受伤的小女孩一个哥哥。
原创版:哥哥这个身份有些复杂,其实也包含了很多东西。我把《永不分手》放在了博客上,有没有看读者的评论。
周玉洁:看了。我是比较自卑的人。所以会很在意别人的批评。但我没料到,竟然有那么多人给了我那么好的评价,很意外。谢谢大家!
(以上文字已经过周玉洁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