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厝吟唱的田园牧歌——屏南乡村古民居印象

标签:
花之痕林小耳屏南乡村古民居摄影旅游 |
分类: 学着写散文呢 |
老厝吟唱的田园牧歌
屏南素来以其秀美的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而被人们交口称赞。我也有幸零散地走过屏南的几个村落,若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我一定回答,是屏南乡村那有如天然版画一般的古民居。
想要摒弃都市中的急管繁弦,去聆听一曲舒展身心的田园牧歌,那你不妨选择一个初秋的时分,那时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只要你施施然步入屏南的某个村落,你便疑心自己也成了画中人。放眼看去,田畴泛金,溪水清粼,而那小拱桥睡意正酣,间或有过往的乡民,皆是步态悠然。这本就是多么祥和宁静的画面。只是,这一些都还只是背景而已。因为,最让你目光流连的,一定是那些静默无言,却让你觉得它似有千言万语要对你诉说的古民居。当你的目光与这些老厝对接的那一刹那,心弦会在瞬间被拨动,你会讶异于这样的一种凝视,竟仿若让时光之门悄然开启,把自己送返那农耕时期的古旧年代。
这些老厝,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土木建筑,属于典型的南方天井民居。智慧的屏南人按照江南民居的风格,根据屏南的地理条件,利用山区丰富的木材资源,把屏南的农耕文化溶进乡土建筑,创造出了独特的民居风格。
先民们喜欢聚集而居,因而这些老厝也各自分作了几个群落,远远地望,土墙黑瓦错落起伏,色块鲜明,煞是惹眼。而那瓦顶和土墙偏偏还纷呈各种姿态,筑着波浪形的蜈蚣墙的表明这是庶民之家,阶梯状的马头墙则彰显了官宦之家的凛凛威风。
可是,老厝的墙并不仅仅是好看而已。据说屏南的古民居只有外墙,墙体绝大多数都是用生土进行版筑,即选择具有一定粘度和湿度的泥土放在特制的筑墙模板之中,用木制的墙槌夯筑。由于屏南古民居外墙封闭式结构的要求,形成了“火墙包栋”的建筑形式,其优点在于与其他民居成片毗邻却又自成体系,不受干扰和侵犯,又可防止邻居失火时被殃及。并且由于屏南古民居建筑的木构架形式,墙体只起围护作用而一般不起支撑和荷重作用,因而这种土墙经历时间越久越坚固,就是房子坍塌了土墙依然不倒,反之,土墙倒了屋架也不坍塌,故有“屋塌墙不倒”、“墙倒屋不塌”之说。先辈们的智慧不能不令人叹服。
从幽深的巷道间穿过。仰头,看飞翘的檐角把蓝天勾勒出凌厉的轮廓,不禁想问,它们已经这样两两相望了有多久?两边是“红壁沙版”的土墙,轻抚它的墙体,那粗粝的质感会与你的指尖对语,它说,它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年岁,也忘记了有多少变换了装束和容颜的人们从它的身边经过。但是它一直都记得,有一曲田园牧歌是如何悠悠地从古一直传唱到今。
而村头的那些柿子树,满树红果也都是跃动的音符。它不用唱出歌词,你也知道,它想告诉你:这些古民居,虽历经岁月,但却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虽反映出农耕时代的沧桑,却延续着传统的文脉。
(刊登于《三都澳侨报》2010年3月12日)
电子版地址:http://www.ndnews.cn/xwpd/whgc/201003/125375.html)
http://s14/middle/4749cf22g83690643d5dd&690
http://s8/middle/4749cf22g836908a45937&690
http://s7/middle/4749cf22g836901668446&690
http://s8/middle/4749cf22g83690e4edeb7&690
http://s11/middle/4749cf22g836915fcc3b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