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帝都的霾
雾霾,无论在什么地方的雾霾,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雾霾,却特别地来得猛,来得爽,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上海赶上石家庄,更要从石家庄赶上北京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雾霾”,这故都的霾味。
原文《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
再别雾霾
轻轻的雾霾走了,正如雾霾轻轻的来;雾霾轻轻的招手,作别北京的云彩。
原文《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
饮雾霾 结庐在上海,而无雾霾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还不见雾霾。待到日夕佳,雾霾相与还。雾霾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原诗《饮酒》,作者陶渊明
承受雾霾
雾霾需要享受,但有时候,雾霾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雾霾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雾霾的旋涡淹没,从雾霾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雾霾,就是要珍视雾霾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霾味。
原文《承受幸福》作者史铁生
霾
先生,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雾霾和地名命名。譬如沪霾、京霾……这风气因何而生,我没有研究,大约是那种以为"霾名者长生"的心理使然,抑或是母亲认为孩子是无论如何躲不过雾霾的心理演变。
原文《蛙》 作者莫言
前一篇:2013年08月07日
后一篇:又见兔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