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节:扒开“面子”窥“里子”

(2010-06-07 18:41:21)
标签:

教育

育儿

里子

南丰一中

校园艺术节

分类: 解小邪的文字

艺术节:扒开“面子”窥“里子”

解淑萍(平)

“文化艺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们展示才华和创造力的舞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日前,某小学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校长在开幕式上介绍说。每个学校每年的艺术节,流程大体相同:校长讲话、领导致辞、学生表演、家长观看、演出结束。对此,江西南丰一中的一位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文艺表演要考虑时长,要考虑领导的口味,开幕式也是做足面子,这样的艺术节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

在蹦蹦跳跳的艺术节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艺术节装点学校门面?

“艺术节好像向家长汇报工作。”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四小学的毛长周老师认为,艺术节应该让学生不但要展示自己平时的艺术成果,还要通过活动交流心得经验。

江苏省洪泽县东双沟小学的侍江老师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不少县级的艺术节和学校艺术节都是少数艺术训练小组的骨干参加,其他学生照旧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学生参与面比较小。而观赏艺术节的则是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教育局领导、校领导、家长、老师、同学们。“艺术节成了邀功或者看成绩的一个面子工程,上级的考评也注重集体获奖和单项奖情况,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已经流于形式,落实在学校,自然免不了走形式。”

内蒙古鄂伦春旗大杨树林业中学的牛瑞锋老师认为,既然是艺术节,就不仅是唱唱跳跳的问题,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对于今天艺术节中的尴尬现状,浙江的单海林老师坦言,“在这个功利的时代,有不少管理者做着一些无奈的事。”

艺术节应以交流为主

记者在某校的艺术节上看到,参加艺术节的家长只有数十人,这些家长拿着相机、摄像机,看到自己家孩子上台表演,就冲上去拍照。如果自己家孩子没有表演节目,家长就退到座位上,积极性明显降低。

对此,山东威海的沙振华老师直言,“学校的意思很明显,希望家长看到学校的教育效果,但是家长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们没有上台表演,再好的节目也说服不了他们。”

毛长周老师则认为,造成这种困扰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安排不到位,家长没有参与的意识,应该转变家长的观念,将家长纳入到艺术节中来,由观众变为参与者。他建议,艺术节应以交流为主,演出只是一小部分学生的展示,还要涉及到绘画作品、雕塑、小制作等等其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可以安排家长中各方面的佼佼者做简要的总结指导,以此提高家长的积极性,也为孩子做出榜样,真正让家长意识到艺术节不只要关心自家孩子,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关心大教育。

“面子”和“里子”能否兼顾?

在某校的艺术节上,记者看到,表演的节目无外乎唱歌、跳舞、演小品、武术表演这几大类。但记者在北京大兴七中却看到了另一种景象,为期一周的校园艺术节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东西两校区的2300名学生参加了书法、绘画、舞蹈、大合唱、泥塑、手工制作等活动共计20余项,这是建校以来活动时间最长、项目最多、学生参与面最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活动。

该校校长贾海军坦言:“在中考前举办如此大规模的艺术节,主要是考虑的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家都知道,中考前学生们的学习比较紧张,这时再给他们施加压力,就会适得其反。我们的艺术节是想通过活动把学生们的灵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策划、实施中来,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放松,这对孩子的创新和优秀人才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采访中,很多老师支持这样的观点:艺术节应该是以“美”的形式,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展现提升自己的潜能,应该是积极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等各种意识的启蒙与升华。

令江西南丰一中的罗鹏老师担忧的是,艺术节上,欣赏的人对表演者随意指点,艺术节后,满地垃圾。“真是狠狠地扇了素质教育的耳光。”他呼吁,“不要只在某一时期强调艺术,不要就艺术节而奢谈素质教育。艺术节应该搞成永不落幕的艺术节,让孩子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培养人文关怀,尽量做到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