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牵动着1千多万考生和家长乃至全社会的2009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两天的考试,无数家长“保驾”,社会各相关部门紧急动员。高考,作为当今中国最大规模的全国性统考,被人们称为“人生第一考”,能明显令人感到一种紧张气氛。业内人士纷纷呼吁,人生第一考早日走向平和。
教师家长风雨等学生
6月8日是2009年全国高考进行的第二天。
早上8∶10,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大兴八中的单考单招考点。
“老师,我忘记带表了。”一个女生焦急地说,考点外的老师赶紧从大包小包里翻东西,找到后从栅栏处把手表递给她,并嘱咐道:“好好考,别紧张。”
记者看到,考点门口不少老师都成了考生的“服务员”,帮考生拎包、拿东西。北师大大兴附中于丽老师在大雨中为学生撑着伞,不时嘱咐学生:“答完了也不许出来,检查几遍再说,出来也得淋雨。这一年当中十八拜都拜了,还差这一拜。”
于老师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她特别忙,已经连续两天陪离家远的住宿生住在学校里了。“今天早上7∶50,我就赶到了大兴八中门口等我的学生。”
8∶50,直到确定学生全都进了考场,于丽老师才推起自行车准备去吃早饭。而此时,两位家长又着急地迎上前询问于老师:“昨天听你们学校学生说他们数学能考130分,我们就觉得我家孩子没啥希望了,她数学考得不好。考不上大学可怎么办?”
于老师安慰了这两位父母后才去吃早饭,饭后又回到考点等待学生。此时,大兴八中门口安静了许多,一些家长要么坐在私家车里,要么撑伞围在一起聊高考。“孩子考完看到我们心里踏实,我们也踏实点儿。”
随后记者在北京大兴一中看到,考场东西两个路口都停了一辆警车,考场门口还停了一辆城管执法车。开考后,不少家长躲在了商店门口避雨。
在人大附中、北京第十一中学考点,不少家长坚持等到孩子考试结束,接孩子回家。
6月8日下午5点,高考结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门前,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大多带着彻底放松后的欣喜。该校的张同学告诉记者,高考的这两天,家长似乎比考生还紧张,结果弄得自己也莫名紧张起来。
高考高于一切?
对于高考的热度仍旧持续不减,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是这样。
高考前,上海的几家出租汽车企业电调中心就启动了今年“高考用车”的预订工作,其中6月7、8、9日高考三天早上7点30分到45分等高峰时段的用车在两三个小时内已基本订完。同样是在上海,为了给孩子营造舒适、安静的迎考环境,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订下高级“高考房”,一天房费4800元,三天住下来花费接近1.5万元。
6月8日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雨。在拉着警戒线的北京大兴八中考点路两侧百米处停满了私家车。一位警察正在冒雨指挥交通。而为了使考生准时到达考场,天津市交警从早上6时开始,便全员上岗。安徽、河南、重庆一些车友会把私家车临时改成了爱心送考车,辽宁、江苏、湖北等地则专门调集出租车接送考生。
另据媒体报道,高考三天中,各考点外考生家长、民警、交警、城管、120急救车云集。
过度关注不是福
对于当前各界对于高考的态度,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说:“中国高考是大考,考的是全民。政府部门应该为高考服务,但在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改进。现在交通管制,警车、救护车到现场,周边也不让施工了,前几年还出现了高考学生家长闯红灯都没关系的现象。纪律和制度对任何人都应是平等的,目前这样的做法造成高考高于一切,高考大于一切,一切为高考让路的紧张气氛,从而造成考生和家长心态不平衡。”
从1999年起,王极盛连续11年到高考考点进行现场调查。6月7日一早,他就来到人大附中考点,结果发现许多考生和家长一看到停在校门口的救护车便紧张起来。
王极盛认为,中国的高考之所以高热不下,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关注过度。关注是应该的,但是过度就造成了全民总动员,全民总动员必然会影响到家长的心理,“家长们过分关注高考,你送考我也送考,你请假照顾孩子我也请假,造成互相模仿,高考变得很隆重。家长却往往因为不了解教育规律只能干着急,瞎帮忙,帮倒忙。”
王极盛在调查中发现,考生忘记带东西或是迟到了,多数是家长陪着去,家长和学生互相依赖造成的后果。“今年媒体对高考的关注比较适当,态度相对平和些了,由此看,社会提倡是很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作者解淑萍)
加载中,请稍候......